中國魔都、東方巴黎,100年前就形成了全國規模最大的商業街,擁有中西文明碰撞出的花雕酒搭配瑪格麗特的海派文化。

  但這麼時尚的上海,也沒有逃過“店招統一”的魔爪。

  這張是網友昨天在上海常德路拍攝的照片,被當地人戲稱爲“上海最好的街面招牌設計”。

  店鋪招牌大統一,黑底白字,連黃花都配好了,如果我路過這可能會產生一種衝動——

  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禮成,店家節哀順變。

  講真,就這一黑一白的招牌設計,實在太像靈堂了,昨天好多人說接受不了。

  而且沒想到,今早起來一看,現在的常德路又長這樣了

  一夜之間所有招牌被遮,連黃花也被拿掉了,不得不說相關部門效率也是很快……

  拆了改,改了再拆,一進一出都是人力物力財力。還有整改耽誤的時間,店家的損失可想而知。

  這不光是上海靜安區常德路,其實從一線到十八線的城市街道,近幾年的店鋪招牌都經歷過此劫。

  被統一後的招牌字體大多是清一色的新魏體、楷體、黑體,千城一面。

  配色不是黑底白字,就是番茄炒蛋一樣的紅配黃。

  壽衣店旁邊就是賓館,一條龍式服務。

  當地肯定有人晚上想去賓館,結果沒看清字,進了壽衣店……

  遠遠地看真的好整齊,醜得整整齊齊。

  這些招牌被統一之後,逛街如上墳,購物如奔喪,顧客懵了。

  招牌都可以一個模板搞定了,設計師飯碗沒了。

  特色被統一的招牌淹沒了,店家哭了。

  所以到底爲啥要改店鋪招牌?

  就上海常德街這事,上海靜安區總工會迴應說,因爲在進行街道立面整治。

  解釋一下,立面整治就是政府出錢來對街道的外表做美化。

  一般來說,當城市突然開始和店鋪的招牌過不去了,要麼是又到了評比“全國文明城市”的關口,要麼是開始推行市容美化了。

  毋庸置疑,其他地方的店招統一運動也是因此而起。

  去年3月昆明的店招突然變成“黑白配”,相關工作人員稱,統一招牌是爲了提升城市形象。

  很明顯,店招統一,爲了整治市容市貌,爭創全國文明城市。

  全國文明城市,是現在的城市品牌中含金量最高的一個,是所有當地政府每年都要爭搶的香餑餑,能不能創建文明城市也是選拔幹部非常重要的一環。

  選拔標準第一條就是,廣告牌等造型要能給人以美的享受。

  但什麼纔算美呢?沒有具體標準。

  其實也給不出標準。美,本來就是很主觀的感受。

  比如,你們覺得關之琳和趙雅芝誰漂亮?有人覺得趙雅芝漂亮,我就覺得關之琳更漂亮。但這要是問我媽,她估計覺得我最漂亮。

  什麼算“美”不確定,但混亂不堪肯定不行,所以整整齊齊成了最簡單、容易實現的統一審美。

  但效果卻適得其反。

  本來是要突出城市特色,結果整治下來,沒有特色成了最大的特色,統一之後更影響市容。

  就如同目前國內氾濫的各種古鎮古街一樣,成都寬窄巷子,北京南鑼鼓巷,上海田子坊,最後都慢慢變成了一個樣。

  大家可以猜猜下面三張圖,哪個是寬窄巷、南鑼鼓巷、田子坊

  是要求“整齊”錯了嗎?

  不是,你看日本其實也要求街麪店鋪招牌整齊,標準非常嚴格,甚至他們對招牌的尺寸、位置和色彩都規定得極細。

  比如,麥當勞招牌的紅色在日本都要按要求調暗至標準的紅色。

  但看看人家的效果就和我們的大相徑庭

  要求“整齊”沒有錯,錯的是一刀切。

  相比我們的黑體楷體,在日本東京的街頭,都很難找到兩塊字體相同的招牌。因爲店主一般會找人專門做設計。

  雖然限制的條條框框諸多,但有具體的標準,店主也有足夠的自由,他們可以在標準的範圍內去設計自己的招牌。

  但在我們這,卻要求的是整條街“齊步走”,高低無差,大家都長一個樣。

  當地政府規範缺乏細節要求,簡單粗暴地統一了全城的招牌,讓招牌醜得整整齊齊。

  店主也沒有自由發揮的餘地,而有關部門卻有權拆掉任何一塊不順眼的招牌。

  2015 年9月,安徽丁香鎮這個地方的所有店鋪招牌都被強制更換,換成了啥呢?冠名廣告。而廣告收入與店主沒有半毛錢關係。

  當時也說是爲了“打造乾淨整潔而具有新意的街道環境”。

  2014年4月,湖南長沙市一酒店的戶外廣告牌要被城管強拆,當家女老闆爲了保住廣告牌選擇陪城管開房,結果被男友親自捉姦,上了新聞頭版。

  說到底,這些統一製作的招牌背後,如果商戶自己沒有一點點自主的權力,創新就失去了活力。

  領導審美不夠不可怕,讓商戶們再也沒有了創新力,纔是最可怕的事情。

  內容源自書法網,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