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瀋陽曾經說過,人生最痛苦的事情是人死了,錢還沒花了。

  本山大叔卻說,人生最最痛苦的事情是,人活着,錢沒了!

  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最擔心的肯定是“人活着,錢卻沒了”,在各種自媒體上,各類這種焦慮雞湯的文章非常多,當然了,還有很多人在那裏教大家如何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

  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不會希望,並且努力避免這種情況發生。

  可是,在養老金方面,這種情況卻似乎越來越近。尤其是近年來,人們對養老的擔憂,也越來越大,社會不確定性增加,養老金收不抵支的地方越來越多,尤其是很多年輕人,根本不相信等到我們老了的時候,養老金還會有。

  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發佈的《中國養老金精算報告2019-2050》預測,未來30年我國的制度贍養率翻倍,2019年當期結餘總額爲1062.9億元,不過到2028年,當期結餘可能會首次出現負數,爲負1181.3億元。

  該報告還指出,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餘到2027年有望達到峯值6.99萬億元,然後開始下降,到2035年有耗盡累計結餘的可能性。

  這意味着,即便按照當下的退休年齡,不延長,80後這一代,還不到退休的時候,養老金就花完了。

  這並不是危言聳聽,而是正在向我們走來的嚴峻現實。

  一、我國正加速進入老齡化社會。根據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60歲以上人口有2.49億,佔總人口的17.9%,65歲以上人口1.67億人,佔總人口11.9%。老齡人口數量進入快速增長階段,我國也正在加速進入老齡化社會,直接帶動人口撫養比加速增長,2019年接近2個繳費者贍養一個離退休者,到2050年前後幾乎是1個繳費者需要贍養一個離退休者。這將直接帶來對養老保險制度財務可持續性的挑戰。

  二、已經有16個地方養老金收不抵支。因爲中國地域廣大,地區差異非常大,對於那些較早進入老齡化社會的地區來說,養老金喫緊已經不是一兩年的事情了。根據報告顯示,2019年當期結餘排在第一位的廣東高達2000.7億元,幾乎等於排在第二到第十位即北京、湖南、四川、福建、雲南、貴州、新疆、安徽和天津當期結餘的總和,而當期收不抵支的省份高達16個,也就是說,這些地方,當年收上來的養老金,不夠支付當年支出的養老金。

  三、到2050年,繳費贍養率將達到96.3%。《報告》預測,在企業繳費比例爲16%的情況下,2019年“參保贍養率”和“繳費贍養率”分別爲37.7%和47.0%,從2023年後上述指標開始一路平穩上升,到2043年後有加速跡象,到2050年分別達到81.8%和96.3%。

  那麼,我們該怎麼去養老呢?在此前的一份報告顯示,現在有近10%的人開始考慮養老的問題,而實際上,伴隨着各種商業保險的不斷豐富,很多家庭都在藉助商業保險,爲自己積攢養老金儲備。

  不過,還有另外一個現象值得關注的,雖然現在國家對五險一金的要求和強制性更強,但是隨着互聯網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自由職業,他們也選擇不再繳納養老保險。

  有專家建議通過擴大個人賬戶的方式,激勵個人多繳納養老金,也有專家提議,加快研究推出延遲退休政策,無論是什麼政策,改變不了的是,我國已經快速進入老齡化社會,而當下的年輕人,在未來不僅將面臨着自己的養老壓力,下一代或許壓力會更大。

  因此,合理的進行資產配置,做好養老籌劃,是非常有必要的。

  同話財經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來源並保留本站鏈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