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二胎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什麼?

  5歲那年,他的弟弟7個月大,已經能扶着小牀邊的欄杆站立。有一天,媽媽在廚房做飯,他在客廳玩玩具,弟弟扶着欄杆站了起來。不經意地,弟弟回頭給了他一個大大的笑容。他覺得弟弟很可愛,便拿起身旁的一個小布熊,快步走過去伸給弟弟。結果弟弟剛伸手接小布熊,便重重地從小牀摔了下去。小牀的高度不大,但弟弟的額頭剛好撞在了茶几的三角邊沿,頓時鮮血淋漓。

  他的媽媽聽到動靜,歇斯底里地從廚房衝出來,惡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吼着說:“如果弟弟有事,絕不饒你。”他回憶那一刻的感覺,他說:“我想解釋,可是那個眼神把我推進了冰窟窿……”

  後來很長的一段時間,爸爸媽媽都不理他,因爲弟弟的額頭留下了很大一個疤。就這樣,他學會了一個人洗澡、學會了一個人睡覺,學會了一個人上學;也學會了不跟爸媽說話,學會了搞惡作劇,學會了撒謊,更學會了對小布熊踢打……20歲那年,他跳進了河裏,有人說,他的上衣和褲子的口袋裏,塞了很多石頭。

  他的媽媽經常跟人說:“弟弟出生後,他就突然變壞了……”

  二胎後,需警惕“成見效應”

  “成見效應”,是由美國心理學家H. Kelly提出來的,很多人對事物的判斷存在主觀的色彩。

  舉個例子,一個小女孩上幼兒園,被別的家長投訴“愛搶玩具”;小女孩回家後,玩球時把茶几上的杯子打碎;晚上洗澡時,一罐剛開的肥皂泡全被倒進了馬桶……小女孩越來越不被媽媽喜歡;相比之下,小女孩的弟弟雖然才1歲多,可是已經會把髒髒的尿不溼放垃圾桶,還幫媽媽擦汗……媽媽對弟弟的愛與日俱增,甚至覺得他就是一個天使寶寶。

  在這樣的背景環境下,某天,兩小孩一起玩耍,弟弟突然躺地上大哭,媽媽回頭一看,姐姐手裏抓着一個玩具,並且還很開心地玩。媽媽怒火中燒,喝令女兒把玩具還給兒子,還懲罰女兒不準碰玩具一週。因爲她已經想象到了“劇本”——一定是女兒搶兒子的玩具。還沒搞清楚事情的經過就已經妄下判斷,這就是成見效應。事實上,一旁看報紙的爸爸知道,兒子是因爲他面前的電動狗不動了,突然崩潰大哭的。

  “成見效應”在很多二胎家庭普遍存在,有些爸媽常常會因爲一個孩子在某方面的表現比另一個孩子差,而不知不覺地聚集這個孩子更多的缺點和壞毛病,以致於最終不夠客觀地在心裏做出總結——這個孩子真的太讓人失望。“相比之下,弟弟比哥哥好多了”,這種好的判斷,有時也難免帶着“成見效應”,當爸爸媽媽對一個孩子某方面的表現滿意,便有可能在心裏美化這個孩子。

  所以,當孩子做錯了事情或表現得不夠好,爸媽們一定要力求“客觀”,避免戴“有色眼鏡”看待某個表現不怎麼如意的孩子。

  二胎中,如果某個孩子看似犯錯,如何處理纔是關鍵?

  兩個孩子相處,經常會鬧矛盾,有時是兩個孩子故意犯錯,有時是一個孩子不小心犯錯導致的。所以,搞清真相是關鍵。

  發現孩子故意犯錯,怎麼辦?

  一位媽媽說,某天,她發現一盒糖果被倒進了洗手間的水桶裏,女兒也在洗手間渾身溼漉漉地哭鬧。她的兒子說“妹妹喫太多糖”,妹妹說“哥哥把我推倒”,導致旁邊的一盆水都被打翻了……媽媽問清楚事情的經過後,哥哥最終道歉說,“因爲妹妹不給我糖喫,所以才倒掉糖,生氣中還推倒了妹妹。”

  當二胎孩子故意犯錯,很多時候是因爲嫉妒心。這種情況下,爸媽們尤其需要自檢——平時是否存在偏心或不夠公正的做法?因爲父母偏心,不僅容易帶來孩子的嫉妒心,嫉妒心還會帶來孩子更多的負面行爲。

  發現孩子不小心犯錯,怎麼辦?

  以上面的故事爲例,當媽媽發現哥哥真的是因爲擔心妹妹喫太多糖果而善意地阻止,結果兩人發生爭搶,最後糖果不僅掉進了水桶,妹妹也不小心摔倒。二胎中,這種不小心犯錯的情景也很常見。那麼爸媽就需要適時地原諒那個不小心犯錯的孩子,教會兩個孩子相親相愛,給予孩子機會做得更好。

  無論孩子是故意犯錯,還是不小心犯錯,無偏見的愛,始終是二胎家庭的最佳“良方”。

  難怪有人說,養多一個孩子,不僅需要多花錢,還需要多掉頭髮!養娃不易,且行且珍惜吧!

  關鍵字:二胎養育、手足情感、親子成長、育兒理念、早期教育

  幼兒說,作者爲幼兒心理科普作家黃杏貞,已出版書籍《心理諮詢師媽媽的科學育兒法》(獲國家部級優秀出版物獎)。學習幼兒心理研究和知識,分享科學、實用、有價值的育兒心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