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22.JPG

話說.....

如果想在HCG 設計馬桶,假設沒有做得夠久(if),似乎可能需要一點"機運"

剛到HCG面試時,主管問我一句話: 畢業這麼多設計工作,你為什麼想投我們公司

我記得 當時這樣講: 其實我比較喜歡汽車產業(找屎),但如果進不了汽車業,我第二選項是衛浴......(第三還沒想到)

因為我從有記憶以來,我的人生就充滿著與馬桶為伍的日子 畢竟天天是離不開馬桶的

人在怎麼厲害 在怎麼有錢   .......每天總是要大便吧!

(( 就像你不能選擇你的原生家庭,你也離不開大便這件事情 ))

 

當初聽到要設計兒童馬桶

我幾乎是超興奮的,沒為什麼 

如果人家問你 你在HCG 做設計,那請問你的"代表座"是什麼? 

我想 兒童馬桶 可能是唯一的代表作,也是15年後所剩的代表作

只不過  在怎麼代表作,造型上還是被限制了許多

譬如: 不能一體成型、要共用某型號水箱、包括裡頭配件、共用原來某很醜的馬桶蓋

           不能重新設計水路、不能卡通動物造型(管你 烏龜 鴨子 企鵝 台灣黑熊) 總之 就是要重新設計???

明明一開始 講了要 All new design ,全新設計 全新口味 全新感受

到最後  那不行 這不行 這成本太高 這做不到 無法獨立水路

(( 唸設計 最好笑的事情,就是"斃了業" 還真的以為自己可以變成 台灣的 "菲力浦史塔克" )) ......除了白漆 還能說什麼

 

所以 當初畫了 自覺有趣的 動物造型馬桶 在提案時,總是被笑笑帶過 (( 手稿未留...怒丟 ))

接著勉強妥協 設計出一個可以共用目前水箱配件的馬桶馬桶,當然外型也是要設計過

照片930526 032.jpg

雖然是共用水箱零件  不過大家有無發現

水箱筒身底部隱約露出一絲微笑

你沒看錯,這是唯一我能改變的設計(粉誇張),當然還有 上面那個水箱蓋...(什麼 水箱蓋你設計了什麼?)

是這樣  原本水箱蓋的設計都是凸到外面的很像一個屋簷,在某些程度上的爭取後,上頭覺得整平凸出的外園應該可行

最後加上一絲絲的微笑 

至於按壓手把能不能重新設計    .....你想都別想 ........怎會讓你重新設計 ((哈哈哈 ....狂笑 ))

公司的想法是 需要共用6公升水箱零配件,如果想要把水箱縮小,那水箱必須小於6公升

然後裡面所有零配件都需要重新設計(開模→驗證)

重點是 如果水箱小於6公升,那馬桶座的水路必須要設計的很厲害(虹吸效果)

因為要用很少的水(假設4公升),要沖掉小朋友的便便

那水路的設計就是一門大學問,但如果要獨立水路

以目前小馬桶的尺寸,勢必要設計的很小,加上水路的設計點像雲霄飛車的軌道

需要一點重力加速度才能用很少的水去沖掉某程度體積的便便 

那這才是設計的重點,也因為獨立水路會影響設計時程跟增加生產的成本(材料,工時,不良率)

在與師傅討論後,其實再多的堅持也沒用,只好放棄因為成本而犧牲的外型設計

 

其實整各設計過程 也是經過

中壢某幼稚園廁所參觀 → 國外資料收集 (國內沒資料><)→  概念手繪 → 第一次發表 → 修正概念(這不行 那不行) → 發表檢討 → 初步定案

至於這個小馬桶有沒有建 3D →  沒有  當然沒有!(真的畫完3D 那案子還要不要做阿!!)

所以在手繪稿初步定案後  決定做一個 1:3 的PU縮比模型 (當時磨了兩組)

發表時就是以自己做的PU手模 給模具師傅看,你沒聽錯!

經過一番討論 掙扎後  最後選到我的設計....."宋"

接著請師傅 "盡量接近原始設計" 刻出一個看似 All new design 的小馬桶 (這我又笑了)

IMG_0008.JPG

設計到接近尾聲 ....已經半年了

產品還要進行 水路驗證

這時候 需要把小馬桶送去檢驗室,測試水路是否能沖掉"標準數量的大便"

如果無法在足夠的水量沖掉 標準內的PP球,基本上就無法出廠販售→ 重新設計 (打回原形)

當然 "沖大便測試"這不是我要做的工作,"我只是好奇 去參訪"

IMG_0024.JPG

印象中 某段時間

我的座位附近 擺滿一顆顆小馬桶,然後我們都會在下午喝著我泡的咖啡

坐在小馬桶上 繼續討論著其它專案的設計

IMG_0024 (2).JPG

IMG_0011.JPG

照片930526 023.jpg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