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行者三由

前幾天,公務員省考的通知下來了。

同樣在深圳工作一年多的侄子,跑來問我要不要辭職回去備考。我有些詫異。據我所知,他的工作還算不錯,工資雖然不高,但未來還是有漲薪的空間,這個時候辭職,很有可能白白浪費機會,而且考公務員,風險也不低,萬一沒考上,就不止是耽誤了時間的問題。

最後,我勸他還是要慎重一些,畢竟現在就業環境早已不如原來,公務員也不見得就是鐵飯碗。好在他聽了我的話,這幾天又回去琢磨去了。

想想也挺有意思,沒錢的時候,人好像總會想出各種辦法妙招來。有的人,可以忍耐貧窮,於是就心甘情願地忍了一輩子;有的人,知道自己忍不來,所以就不斷地跳槽換環境。

沒錢收入又不高時,到底應該做什麼,今天就來聊聊這個問題。

收入不高時,最應該做的3件事

認知自己

去做那些不曾做過的事

在我創業開始前,我也曾有過一段時間的職場空白期,那個時候,我剛從上一份工作辭職,站在人生的十字路上,茫然無措。身上僅有一萬塊的積蓄,眼前的未來像是一張白紙。

幸運的是,在我迷茫的那段時間,我認識了很多這個行業的大佬,也看了很多書,漸漸看清楚一個道理。

之所以要辭職,就是不想再繼續成爲過去的自己。你已經決定了,要想成爲你沒有成爲過的人,就必須做你沒有做過的事,尤其是你想做而長期以來不敢做而且大多數人做不到的事。

收入不高時,最怕的就是想做卻不知道該做什麼,或者以爲自己什麼都可以做。這一點,先認清自己很重要。

絕大多數人以爲自己有創造力、有文學或藝術天分,其實並沒有。而且,絕大多數工作也並不需要你有創造力,也不需要你特別聰明,普通人努努力能做到的事,反而是工作中需要的。比如:守時、守紀律、有秩序。相反,會不會寫詩,品味如何,並不重要。

清醒一點,再現實一點,別把自己看得無所不能,也別把自己想得天下無敵,你要走的路,才能更清晰一些。

收入不高時,最應該做的3件事

與聰明人爲伍

這幾年在職場,我聽到太多人咬牙切齒地抱怨過身邊優秀的同事。

“天天那麼積極,裝給誰看?”

“總是主動加班這麼晚,真以爲能漲工資?”

“普通員工的命,卻還替老闆操着心,真是閒的。”

以前我認爲,一個人爬得多高取決於他的能力,可後來我發現,一個人能有多優秀,也取決於他的視野格局。

前段時間,自媒體大號咪蒙註銷賬號,一代“傳奇”落幕,人們拍手稱快。雖然她的價值觀的確很有問題,但平心而論,從文章的水平,新媒體的運營,傳播套路上來看,咪蒙的確是這一行繞不開的標杆。

以前有人問,爲什麼咪蒙可以這麼厲害?有人回答說:那是因爲人家真真正正去研究了,去鑽研,爲了一個選題,廢寢忘食。爲了起一個標題,能先列出幾百個備選。甚至生病住院,都可以把電腦開着放在枕邊。

單從這拼命程度來看,就已經超過了大部分人。比你做得牛逼的人,總是有他超越你的地方。如果你看不到,那就是你的問題。

一個人的價值,往往都是他身邊最常來往的六個人的均值。這句話,雖然不一定準確,但在邏輯上絕對是真理。

如果你總是離那些優秀的人羣保持距離,你的價值自然也不會高到哪裏去。能力尚且可以培養,但比能力更重要的,就是要聚集起你自己的圈子。

和聰明人爲伍,和優秀的人做朋友,就是在爲自己,埋下生錢的資源。

收入不高時,最應該做的3件事

多選擇,少後悔

“我要不要跳槽?”“跳槽之後感覺不值怎麼辦?””如果選了這條路會不會喫虧”

越是重大的抉擇,越是讓人糾結。尤其是沒錢時,選擇成本會更高。

有些人,總是習慣猶豫不定。就像是在心底藏着開關,一旦做了選擇,便認定自己做了錯事。後悔絕對是最沒有用的一種情緒,既不會幫你賺錢,還會加大你的心理負擔,相當於縮小利潤,賺錢就更難。

有選擇並不是壞事,不敢選擇,選擇了一直後悔,那纔是壞事。

舉個最簡單例子:以前年輕人上大學,總會糾結,到底是好城市差學校,還是差城市好學校,怎麼選,很頭疼。其實,根本沒有必要。

選擇好城市差一點的大學,那就去享受環境帶來的優勢。選擇差城市好一點的大學,那就不要受校園外守舊落後的行爲影響,更專注於專業。

就像武漢,並不是最重要的城市,它的在校大學生百萬以上,遠勝一線的北京上海深圳,但這不妨礙武漢的大學畢業生直奔深圳找工作。

選擇之後,有相應的行爲調整即可。總是後悔,總是抱怨,這樣的人,多半也很難走出沒錢的困境。

作者簡介:三由,90後小老闆,倡導見識即財富,賺錢得自由,只寫最接地氣的成長乾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