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历程对申请大学的影响!

何谓学习历程

从108学年度起应试的高中生,同学们除了可以选择学测应试的考科外(学测5科选4科应试),同学们还多了一项「学习历程」来作为申请大学的指标。 
学习历程资料相当于现行个人申请第二阶段之「备审资料」,在教育部建置的「高级中等学校学生学习历程资料库」正式启用前,大学参采形式仍以现行备审形式进行。 
也就是说(107学年度前入学的高中生)即将升国三~高三的同学们依旧要做备审资料来申请大学,但是学习历程在正式上线前将逐步的实行,制度也将慢慢地调整,所以考生也势必要因应趋势,将课外学习的比例升高! 

学习历程影响范围

依照目前大学招生委员会联合会的计划从今年107学年度到110学年度,都是在评估试办成效,并依据试办结果来调整将来学习历程参采的比例与措施。 
举例来说:今年资讯科系的APCS举办就是评断同学是否适合进入校系的指标,而将来类似的证照、竞赛、等可外学习表现的比例也会逐渐提高,所以即将升国三生~高三的学生都必须逐渐适应学习历程带来的影响。 

学习历程项目有哪些?

学习历程可分为「学校上传」与「学生自行上传」两部分 
学校上传: 
(1)基本资料 
(2)修课纪录:必修减少,另开加深加广必修及选修课程、新增「弹性/自主学习」时间、 至少6学分的多元选修课程、至少4学分的「跨领域/科目专题」、「实作/实验」或「探索体验」等课程 

学生自行上传: 
(1)自传:含读书计划、可上传多项档案 

(2)课程学习成果:如实作作品、书面报告等学生于每学期课程结束一定期限内,得上传至多3份(需任课教师认证),学生于申请入学时,大学各科系得采计至多3份学习成果 

(3)多元学习表现:多元表现如校内外活动、志工服务、竞赛成果、干部经历、检定证照等学生于申请入学时,得上传「代表性资料」至多10项及字数合计至多800字、图片至多3张之综整心得一份 

(4)大学要求其他资料:作品集等有利于大学申请之资料 

上传来源

缴交项目

学校上传 基本资料
修课纪录
学生自行上传 自传
课程学习成果
多元学习表现
大学要求其他资料

家长、同学该如何应对?

学习历程的出现将会影响传统学科对大学升学的占比,同学们除了可利用「修课纪录」来探索自己的兴趣与展现自己对于该学习领域的学习深度外,建议同学们可将重点放在「学习历程」中学生可自行上传的项目;如自传、多元学习表现等项目,除了自行发挥的空间大之外,教授的评分重点也会逐渐放在这些项目! 

 

 

对升大学的新制度还有很多疑问吗?

可以加入以下LINE发问哦!

加入好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