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廣州共有專業批發市場713個,市場商戶逾80萬戶,市場年交易總額超1萬億元

  越秀區、荔灣區、白雲區、海珠區、天河區5箇中心城區共有單體專業市場657個,約佔全市的92%

  大洋網訊 火車站旁邊的傳統三現(現場、現金、現貨)批發市場,變身主打韓國服飾的展貿綜合體,來自韓國的店主直言環境可媲美首爾的東大門;中大紡織商圈的舊廠房,升級成爲服裝設計師的創意谷,過去的檔口老闆在這裏學會了做品牌的價值……

  擁有713個專業批發市場的廣州,近年來通過政策規劃引導、綜合整治倒逼、財政資金扶持、商業模式創新,推進市場轉型升級和有序疏解,取得了積極成效。當前,廣州正加緊出臺專業批發市場三年行動方案,推動建設國際商貿中心,實現老城市新活力。

  現狀:

  年交易額超萬億

  下行壓力較大

  作爲廣州商貿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廣州專業批發市場總體規模大,經營商品種類多。據統計,2018年全市共有713個專業市場,市場商戶逾80萬戶,市場年交易總額超萬億元。

  回顧發展歷程,廣州專業市場起步於20世紀80年代初,絕大多數是順應市場需求自發形成的。其中,越秀區、荔灣區、白雲區、海珠區、天河區5箇中心城區共有單體專業市場657個,約佔全市的92%。

  在商品類別上,廣州專業市場在紡織服裝、鞋業、皮革皮具、水產品等領域具有較強的行業影響力和輻射力,形成了中大布匹、流花礦泉服裝、站西路鞋業、獅嶺皮革、三元里皮具、新塘牛仔服裝等批發市場園區。可是,專業批發市場在集聚發展的同時,也存在着市場過於密集分佈在中心城區的問題,對城市的環境、衛生、交通、安全等造成較大壓力。

  市商務局相關工作人員說:“近年來,受整體經濟環境影響以及電子商務等新業態的衝擊,批發市場下行壓力較大。在此背景下,加快推動市場轉型升級成爲政府、企業、協會需要解決的重要課題。”

  行動:

  真金白銀支持轉型

  組織商家亮相廣交會

  政府部門通過加強規劃指引、樹立行業典型等,加快推動專業批發市場轉型升級。在規劃層面,近年來,廣州市編制了產業物流發展規劃、專業市場佈局規劃、菜籃子產品批發市場佈局規劃,出臺了推動專業批發市場轉型升級的實施意見。圍繞打造國際商貿中心的目標,以專業化、國際化、現代化爲導向,積極整合市場資源、提升服務功能、加強產業對接,實施傳統專業批發市場升級改造。

  “在互聯網經濟的新形勢下,傳統專業批發市場必須轉型、轉營。”市商務局相關工作人員說,他們的辦法是立標杆,牽頭制定出臺批發市場轉型升級評價管理辦法,創建了白馬服裝市場、步雲天地鞋業市場、海印攝影器材城等一批示範市場,湧現了由單體市場向園區化集聚發展的流花服裝、站西鞋城等一批國際採購中心集羣。

  對於批發市場升級,政府投入真金白銀扶持。廣州修訂商務發展資金管理辦法,支持專業批發市場轉型升級項目。以站西商圈的廣州UUS服裝城爲例,2018年就獲得了商業網點規劃建設專項扶持資金100萬元。對於做得好的市場,政府指導廣州專業市場商會連續4年開展行業商業模式創新創建工作,在行業組織宣傳推廣和交流學習。

  傳統專業批發市場主要做內銷,物美價廉的中國商品在國外還有龐大市場。市商務局相關工作人員說,爲了推動其轉向內外貿一體化發展,利用每年春秋兩屆廣交會,組織海外採購商與轄區內的服裝、皮具、鞋業、酒店用品等市場進行洽談對接,幫助白馬服裝市場、中港皮具城組織商戶參展廣交會,拓展外銷市場,也讓他們集體展示設計實力和品牌形象。

  老批發市場轉型購物中心

  在區一級層面,如何推動商業模式創新?越秀、海珠、白雲等區各出奇招,實現了專業批發市場的產業提升、結構優化、業態轉型,讓城市環境更乾淨更整潔更平安更有序。

  越秀區試點建設廣州專業市場公共服務平臺,引導傳統批發市場應用,並與開單易、凱翔物流等電商物流企業對接,發展“線上+線下”模式。海珠區利用三舊改造契機,將天雄布匹市場成功轉型爲高端商業綜合體,把華南汽貿廣場打造成廣州創投小鎮。白雲區安華集團投資建設了30萬平方米的智慧型家居生活體驗購物中心安華匯,引導周邊傳統裝飾家居市場商家進駐。

  至於疏解整治,近年來,各區、各部門以重點區域的重點市場爲突破,從交通緩堵、消防安全、非法“住改倉、住改商”整治、違法建設治理等方面入手,分類推動傳統批發市場疏解。如越秀區依法關閉新陶街電器舊貨、藝景園玩具等批發市場,有效清理整頓果菜西、德鑫閣等地的違法倉儲場所。

  走訪

  UUS九龍國際時裝城

  髒亂鞋城變身高端展貿綜合體

  位於站西商圈的廣州UUS九龍國際時裝城(以下簡稱“廣州UUS”),前身爲九龍酒店(鞋城)。此前,鞋城室內環境髒亂,商業動線、燈光照明、立體交通等商業基礎設施存在嚴重隱患,是市、區消防安全的重點整治對象。鞋城經營的鞋業批發以仿牌貨品爲主,多次被媒體曝光銷售假冒僞劣產品,經營每況愈下,其硬件環境及商品定位都與當前市場需求嚴重脫節。

  瞭解到九龍酒店(鞋城)的情況,越秀區商務局與屬地街道找到市場開辦方,爲其“診症開方”,講解扶持政策,引導企業開展市場調研,重新定位。經廣泛調研後,市場開辦方聯合韓國東大門U:US時尚商場,圍繞“品質國際化、平臺展貿化、推廣網絡化”的定位,整合中韓時尚設計師品牌,逐步將其打造爲高端服裝的現代展貿型商業綜合體。

  廣州UUS九龍國際時裝城

  廣州UUS聯席總經理區俊寧向記者透露,目前正主動對接網絡推廣新平臺,開啓網紅直播間,打造“網紅店”服裝營銷,同時探索新業態,強化服裝展貿功能,並完善相關配套設施,提升場內營商環境:“在2017年的時候,在小紅書上面有400多篇關於廣州UUS的文章,現在再去看已經有1萬多篇,很多人都是在網上看了以後慕名而來打卡‘網紅店’。”

  區俊寧告訴記者,結合商貿市場的格局和批發市場銷售模式的廣州UUS,業績與人氣不斷攀升:“銷售額和進駐商家一天比一天多,和2017年相比,2018年的銷售額高5倍,2019年比2017年同期高了10倍。”他表示,隨着越來越多的“網紅店”在這裏誕生,非常多商家希望入駐:“這些有入駐意向的商家都在排隊登記,而我們主要看重入駐商家的開發能力和設計能力。在廣州UUS,1/3的店鋪是韓國商家,其餘都是本土的原創品牌,其中有很多都是連鎖品牌的供應商,質量有保證。”

  韓國店主:環境十分接近首爾同類市場

  位於廣州UUS四樓的一家女裝店鋪Mona Holic,店內約有三四十平方米,潔淨明亮,展示時裝的櫥窗頗具設計感。來自韓國的店主金小姐告訴記者,和其他批發市場相比,廣州UUS的運營部長是韓國人,進駐這裏的韓國商家有問題能隨時交流。

  更重要的是,瞄準中國市場的韓國商家們,入駐廣州UUS之後,能帶給進店顧客更舒適的消費體驗。金小姐稱,廣州UUS十分接近首爾東大門的知名服裝批發市場apM Place:“我們在中國只進駐了廣州,許多來過店裏的客人都反映,和其他批發市場相比,這裏的購物體驗更好,環境也要好很多。”

  另一家本土原創品牌服裝店的店主桃子則告訴記者,兩年前選擇入駐廣州UUS,是因爲商場會爲商家考慮。“商場幫我們在抖音、微信公衆號上做推廣,也會爲我們的時裝展示提供走秀活動。我們的業績每天都在上漲,到店的人流量越來越大。”金小姐也表示,希望商場能加大宣傳力度,讓更多人知道廣州UUS。

  廣州輕紡交易園

  舊廠房轉型創意谷 雲集3000多名設計師

  始建於2012年的廣州輕紡交易園(以下簡稱“園區”),位於新港西路82號,地處中大紡織商圈的核心位置,佔地15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近30萬平方米,是以紡織服裝產品展貿爲基礎,以面料研發創新、服裝創意設計、產業配套服務爲發展引擎的綜合型時尚創新產業園區。

  園區所在地塊原系華南縫紉機廠、五羊-本田摩托車廠等8家機械製造企業的生產廠房,在廣州市進行“退二進三”和“三舊”改造的政策契機下,廣州聯合交易園區經營投資有限公司先後投資逾10億元,對原舊廠房進行了改造重建。如今建設了4000餘間展貿廳,搭建了展示展貿、創意設計、時尚發佈、大宗商品電子交易、檢驗檢測、金融服務6大功能區塊。

  目前,園區出租率達93%,進駐企業和商戶2000多家,帶動實現就業超5萬人。通過聯手廣東省服裝服飾行業協會、廣東省服裝設計師協會,合力打造新港82設計師創意谷,引進設計機構、設計人才、國內外服裝品牌,鼓勵設計師開工作室。據統計,園區集中了國內外服裝設計師3000多名,形成規模龐大的設計師羣體,進駐商戶超過50%具有面料創新研發和服裝創意設計實力。

  廣州輕紡交易園

  商戶:小檔口到大平臺,在此建立品牌意識

  在孵化時尚產業的創新服務平臺“廣州·設界”裏,已經在園區落戶超過7年的商戶吳初煉告訴記者,園區對商戶提供了非常大的幫助,最大的變化在於從原來檔口經營到品牌概念的模式轉變:“原來經營一間檔口服裝店,侷限在很小的市場裏,在這裏可以整合外部資源,還有專業檢測等配套機構,我從這裏逐步瞭解了品牌對接的概念,與廣州的品牌合作,也帶給了我更多發展機會,營收也得到了提升。”

  設計師代表邊歡歡表示,入駐園區以來,自己接觸到了更多囊括前端產業在內的面料資源,能更精準地爲品牌商服務:“在選擇面料上,節約了大量時間成本,並極大地提高了資源整合效率。和以往自己掌握的少數供應商相比,現在資源庫更大,從而能更好地匹配市場。”

  據介紹,園區還與世界知名的服裝設計院校——意大利卡羅世紀服裝學院合作辦學,爲志願學生和從業人員提供與國際標準接軌的服裝設計和版型工藝的培訓,孵化更多的未來設計師。

  計劃

  出臺轉型疏解三年行動方案

  市商務局表示,今年,商務部門積極落實市委9項重點工作部署,根據市場轉型發展的最新需要,牽頭制定了《廣州市專業批發市場轉型疏解的三年行動方案》,已提請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下一步,廣州將堅持產業優化與社會治理相結合、全面推進與重點突破相結合、着眼當前與長遠謀劃相結合,抓緊出臺三年行動方案。

  在嚴格控制專業批發市場增量的同時,加強統籌協調和部門聯動,按照“轉型升級、轉營發展、拆除關閉、搬遷疏解、規範整治”五種方式分類處理,實施“一場一策”推動專業批發市場轉型疏解工作,促進全市專業批發市場高質量發展,爲推進國際商貿中心建設提供有力支撐,爲實現老城市新活力作出積極貢獻。

  文/廣報全媒體記者李天研、吳陽煜 通訊員穗商務宣

  圖/廣報全媒體記者駱昌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