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BB財經【觀點】,我們來講一講幣圈的「大佬站台」現象。

為消費鏈CDC站台的大佬們,出來走兩步?

這幾天消費鏈CDC的事件鬧得沸沸揚揚,創始人楊寧更是大呼後悔進去幣圈,自己被「黑庄」收割了,把自己演的比竇娥還冤,一臉無辜。但事實上呢,這不過是一個當初眼紅幣圈暴富神話的「投資者」,在「all in」失敗後,想要收割退場的賊喊捉賊。

CDC上市的時候0.43元,如今是0.002,跌幅高達99.5%,妥妥的歸零幣候選。

載入超時,點擊重試

且不說楊寧喊過的那些顛覆BAT的大話,在這個項目上線不久之後,就有眼尖的小夥伴發現了CDC白皮書的核心管理團隊成員造假,所謂的基金會主席Mikako Hara, 是日本某個企業家平台副總裁,而首席營運官(CIO)I?aki Olano Eraso也被神通廣大的網友在LinkedIn扒出與CDC基金會沒關係。

也就是說,這個項目其實一開始就有問題。那為什麼它還能那麼火爆?問題的關鍵就在這裡,也就是本文要講的,大佬站台。

後來楊寧在接受採訪時承認,「其實我一開始就是項目的靈魂人物」,他就是該項目的創始人。為什麼他一開始卻只是列席顧問呢?當然是為了方便避責,畢竟國內禁止ICO。而列席顧問,就是「站台」的一種。

此外,這個項目還有個副總幹事赫暢,是知名網紅店黃太吉的創始人。在顧問中,還有百度前高級副總裁李明遠,火星財經創始人王峰等知名人物。

如今CDC幾乎歸零,已被證明是一個騙子項目,不知這些站台的大佬,此時敢不敢出來走兩步?

楊寧當顧問?不過是偷師火星人

偽裝成顧問,為自家項目站台的,楊寧不是第一人。別看CDC最近鬧得挺大,它在當初的紅燒肉(HSR,超級現金,即現在的HC,HyperCash)面前,只能算是小兒科。

火星人許子敬算是幣圈的資深玩家。楊寧是在幣圈最熱那一波過去,看到炒幣賺錢眼紅才搞起了消費鏈,但許子敬卻是在2011年就接觸到比特幣,混了多年幣圈,在百度比特幣吧當過吧主,在澳洲開過交易所,回國挖過礦,是早期中國礦工的代表,還成立了比特幣發展基金,做起投資人。

也正因為這些經歷,許子敬在幣圈頗有影響力。

不過,許子敬卻在今年1月26日,玩了一出退圈的戲碼。

原來,許子敬搞了一個項目,就是後來被稱為「紅燒肉」的超級現金(Hcash),他在裡面一直擔任顧問。他到處宣傳對這個項目,並曾在幣價不足100人民幣的時候豪言能漲到1000,引得大批信眾投資了紅燒肉。結果呢?跌跌不休,全被套牢。

同一時期,許子敬曾經站台的MDC(影視鏈)被網友爆料將募集到的以太坊以及鎖倉的代幣全部拋售,人去樓空,捲走1億人民幣跑路。另外有一個項目HPS同樣被爆跑路,剛好,許子敬也為這個項目戰過台。

成名的大佬在某個項目擔任一下顧問,就能獲得項目團隊給予的代幣分成,或是真金白銀,或是籌集來的ETH、BTC等數字貨幣資產,面對如此輕鬆的賺錢方式,有幾個大佬能抵受得住誘惑呢?

還有些圈外大佬,也會被拉來站台,特別是互聯網行業的投資人,比如真格基金徐小平,比如薛蠻子。這些人的入場,為整個數字貨幣市場的火熱又添了幾把火,但也帶來了泡沫。一旦那些垃圾項目被暴露,坑害的就是跟著這些大佬而來的無辜的普通投資者。

韭菜被割了,大佬們毫髮無傷,還能賺的盆滿缽滿,抹抹頭髮,瀟洒走人,尋找下一個可投資(站台)項目。實在被罵慘了,微博、朋友圈發個消息,宣布退圈。許子敬,李笑來,還有如今的楊寧,就都是這樣的。

大佬無故「被站台」

有的時候自家的團隊履歷實在拿不出手,會請一些大人物站台來裝點門面,這不稀奇。比如前面說的薛蠻子、許子敬,還有李笑來、帥初、玉紅等,就經常替一些亂七八糟的項目站台。很多小白不懂,只知道大佬認證的必定不會錯,於是跟風投資,結果虧得血本無歸。

這是李笑來被人詬病「割韭菜」的原因之一,而帥初更是被幣圈人譽為「破發之王」,因為其站台的大多數項目都破發了。

大佬昧著良心幫垃圾項目背書,自然有損名聲。真正對區塊鏈、數字貨幣有信仰的,大概還是會怕髒了自己的羽毛,比如V神、BM這類的大牛級別人物,不會輕易給別人站台,所以一旦有認可的項目,可信度和實力都是較高的。

不過,你不站台,項目方能讓你「被站台」。

比如V神,他就曾被一個名叫Optical Network的項目拿來做噱頭,被迫「站台」。原來,這個項目的創始人曾經與V神合過影,便藉此聲稱和以太坊進行了深入交流。

聽了這話,不明真相的人就認為V神也看好這個項目。

圖中站立者即為Optical Network創始人,後來,Optical Network還被爆出抄襲了另一個區塊鏈項目SmartMesh的白皮書。

其實,V神「被站台」的項目遠不止這一個。但關注V神的人都知道,其實到目前為止,V神只公開為Kyber Network 和OMG(Omise Go)這兩個項目站過台,而其他V神「看好」、「支持」的項目一律都是碰瓷炒作。

幣圈為何如此盛行「站台」

站台的姿勢這麼多,那麼我們就應該問了,為什麼區塊鏈項目要拉來這麼多大佬、名人站台呢?

說穿了就是幣圈還缺少規範,特別是ICO,導致了整個行業的亂象,東西還沒有做出來,簡單一份白皮書就拿去融資。一堆空頭支票,號稱是未來的行業顛覆,要怎麼才能讓人信呢?當然是跟著大佬走了,跟著大佬有肉吃。到後來,很多清醒過來的韭菜也看穿了ICO背後的炒作本質,也認識到大佬們站台也是為了來收割的,但是奈何暴富的誘惑太大,這個時候就有了投機心理,哪管你這個項目怎麼樣,第一關心的是什麼時候拉盤,而大佬們,就是帶領拉盤割韭菜的那個。

這個時候,哪還有區塊鏈和數字貨幣的初衷?有的只是慾望與傾軋。幣圈淪落至此,悲哉!

對於一般投資者,在這種風氣之下,無論是遇到大佬們主動站台還是被動站台,都應該理性看待,切忌盲目跟風,而應該對項目團隊和項目本身進行考察與評判。

也不要總想著跟著大佬去割韭菜,因為第一個割的就是你。畢竟,不割信徒割誰呢?又不是談戀愛,講什麼兔子不吃窩邊草。

文章來源:BB(bbcaijing.cn)財經,轉載請註明出處!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