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陝西多家博物館的160多件文物在美國富蘭克林學會博物館借展。當年12月,美國男子羅哈納溜進博物館,折斷兵馬俑的拇指並將其偷走。昨天,從大洋彼岸傳回的消息令人再次憤怒。據美國媒體報道,12名陪審員中有7人認爲該男子無罪,當地法院判決審判無效,陪審團解散。美國檢方表示將在5月15日前決定是否重啓該案件。

  我們無法干預美國的法律程序和判決,但在感情上,萬難接受現階段這個結果。各社交平臺上,別說中國網友,就連美國網友也直截了當地表達憤慨之情。

  譴責之餘,值得反思的是,如此珍貴的兵馬俑,何以能被一名遊客輕而易舉地折斷手指並偷走?

  其實,兵馬俑出國展覽遭遇損壞,已有先例。1983年,兵馬俑在日本展出時,一名日本遊客越過鐵柵欄,打碎玻璃櫥,推倒了一具“軍吏陶俑”,導致毀滅性的損壞。另外,也有珍貴文物在境外受傷。1993年,越王勾踐劍在新加坡展出,就遭到人爲破壞,被劃出一道新傷痕。

  像兵馬俑這樣的珍貴文物是無價的,損害是不可逆的,是多少賠償金、多少鞠躬道歉都無法彌補的。無論國內外,培養公衆對歷史文物的敬畏之心,都需要教育的支撐,需要法制的保護。我們自然不能因噎廢食,放棄與世界各國的文物展覽交流。事實上,更應該加倍提升軟實力,讓其他國家的普通民衆更多地瞭解中國歷史的燦爛輝煌,從而不必再像此案中檢方對陪審團描述兵馬俑的珍貴程度時,還要以費城美國獨立大廳的“獨立鍾”打比方——它們真的具可比性嗎?

  在具體操作層面,更應該汲取教訓。珍貴文物赴海外展覽之前,要對合作方的資質嚴格審查,不能把國寶交給那些不尊重、不懂得其價值的合作方。簽訂合同時也要更多地考慮展品安全,務必把醜話說在前頭,做好風險防範。這次被掰斷拇指的兵馬俑就是“裸展”,是所有展出方式中安防級別最低的。雖然現在增強與觀衆互動是博物館界的潮流,但不能觸摸展出原作是底線,必須理直氣壯地去堅持。

  來源:北京晚報

  作者:張麗

  流程編輯:王宏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