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已公佈的2018年年報來看,33家上市銀行淨利潤合計1.44萬億元,同比增長4.98%。中原銀行、鄭州銀行、九臺農商行等六家銀行淨利潤同比下滑

  標點財經研究員 黃鳳清

  一年前的4月8日,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的招牌,正式亮相於北京金融大街甲15號鑫茂大廈的門口,時年62歲的郭樹清亦成爲這家國務院一系列機構改革中最受矚目的正部級單位的首任主席。

  儘管一肩挑起原銀監會與保監會的雙重監管職責,但無論是出於體量考量還是郭氏原本出身銀監會的背景,特別是中國經濟轉型中銀行所扮演的喫重角色,外界對於銀行業的動向更爲關注。

  不出所料,過去一年間銀行業大事件不斷:“強監管”系列舉措持續發力,《銀行業金融機構數據治理指引》《商業銀行流動性風險管理辦法》等監管文件相繼出臺;銀行業着力強化公司治理,《商業銀行股權管理暫行辦法》出臺,中國銀保監會新設立公司治理監管部,彰顯監管決心;“資管新規”及配套細則落地,商業銀行加快佈局理財子公司;同時,中國宣佈將大幅度放寬金融市場準入,銀行業加大對外開放力度,加快對外開放步伐。

  面對一連串的政策變化以及外部市場競爭的加劇,2018年中國銀行業經營業績如何?隨着年報的披露,面紗逐漸被揭開。

  截至4月8日,共有33家上市銀行發佈了2018年年報(包括A股和H股),標點財經研究院聯合《投資時報》對此進行了梳理分析。Wind數據顯示,2018年上市銀行資產規模和淨利潤(指歸屬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下同)整體上實現穩步增長,資產質量亦有所改善,然而銀行間分化明顯。

  從淨利潤上看,寧波銀行(002142.SZ)等7家銀行實現兩位數增長,但中原銀行(1216.HK)等6家銀行則出現下降。

  在資產質量上,招商銀行(600036.SH)等16家銀行至2018年末的不良貸款率較上一年度末有所下降或至少持平,而鄭州銀行(002936.SZ)等17家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卻出現惡化。

  數據背後是真相:整體來看,2018年五大國有行、股份制銀行在資產規模與淨利潤提升的同時,不良貸款率得到了較好的控制,且資產質量向好;而城商行相對遜色,儘管資產規模擴張最快,但淨利潤卻在縮水,同時不良貸款餘額大幅增長,不良率攀升。

  6家銀行淨利潤縮水

  從已公佈的2018年年報來看,33家上市銀行資產規模合計158.66萬億元,同比增長6.27%。其中五大國有行資產合計104.33萬億元,同比增長6.71%,權重則高達65.7%;14家城商行資產規模整體增長7.77%,高於其他類型的銀行;農商行、股份制銀行的資產增速相對較慢,分別爲4.23%和4.96%。包括甘肅銀行(2139.HK)、中原銀行在內的7家城商行以及紫金銀行(601860.SH)、無錫銀行(600908.SH)兩家農商行的資產增速均超過10%,而九臺農商銀行(6122.HK)等3家銀行的資產規模卻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萎縮。

  資產規模的擴張爲盈利增長打下了良好的基礎。33家上市銀行2018年淨利潤合計1.44萬億元,同比增長4.98%。工商銀行(601398.SH)、建設銀行(601939.SH)、農業銀行(601288.SH)和中國銀行(601988.SH)的淨利潤均在千億元以上,其中工商銀行以2976.76億元穩坐“一哥”位置,相當於每天淨賺8.1億元,每小時淨賺3398萬元,每分鐘淨賺56.6萬元。招商銀行則以805.6億元位列股份制銀行之首。

  從增幅上來看,寧波銀行2018年淨利潤同比增長19.85%,在33家已發年報的上市銀行中居首。此外還有6家銀行的增幅超過10%,由高至低依次爲徽商銀行(3698.HK)、招商銀行、廣州農商銀行(1551.HK)、長沙銀行(601577.SH)、紫金銀行、無錫銀行。

  有20家銀行的淨利潤實現了正增長但增幅在10%以下,包括新近已變成第六大國有行的郵儲銀行(1658.HK)、天津銀行(1578.HK)等。傳統五大國有行及大部分股份制上市銀行的增幅均落於這一區間,其中前者增幅相當:建設銀行和農業銀行的增幅均超過5%,分別爲5.11%、5.09%;交通銀行(601328.SH)、中國銀行、工商銀行的增幅則在4%—5%之間,分別爲4.85%、4.45%、4.06%。

  有6家銀行2018年淨利潤同比下降。在逾期90天以上貸款全部納入不良並足額計提減值準備的監管政策下,由於資產減值損失暴增,中原銀行淨利潤同比下降37.1%。淨利潤降幅超過三成的還有盛京銀行(2066.HK),同比下降32.34%。鄭州銀行、九臺農商行的淨利潤亦下降兩成以上,江西銀行(1916.HK)、九江銀行(6190.HK)的降幅則在5%以下。

  分類來看,除了郵儲行增長9.71%外,股份制銀行的整體淨利潤增幅最高,同比增長6.66%。農商行、五大國有行的整體增幅分別爲4.84%、4.66%。而城商行在資產擴張過程中卻未能實現淨利潤的增長,整體同比下降1.43%。標點財經研究員注意到,在6家淨利潤同比下滑的銀行中,城商行便佔了5席。

  15家銀行不良率下降

  作爲反映資產質量的重要指標,銀行不良貸款率一直備受關注。銀保監會披露的數據顯示,2018年四季度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餘額20254億元,同比增長18.74%;不良貸款率爲1.83%,略高於2017年四季度末的1.74%。

  與行業相比,上市銀行的資產質量相對較好。33家已披露年報的上市銀行2018年末不良貸款餘額合計12912.44億元,同比增長7.15%;整體不良貸款率爲1.5%,而2017年末爲1.56%。

  有26家上市銀行2018年末的不良貸款率在1.8%以下,低於行業整體水平,其中寧波銀行、瀘州銀行(1983.HK)和郵儲銀行不足1%。瀘州銀行2018年末的不良率爲0.8%,較2017年末下降0.19個百分點,究其原因,起到重要作用的主要是信貸資產規模的快速增長。至2018年末,該行不良貸款總額同比增長28.82%,但貸款總額則大增六成。

  有4家銀行的不良貸款率超過2%,包括鄭州銀行、中原銀行、甘肅銀行和江陰銀行(002807.SZ)。鄭州銀行的不良貸款率最高,2018年末達到2.47%,較2017年末上升了0.97個百分點,其不良貸款餘額亦大幅增長了104.5%。鄭州銀行在2018年年報中解釋稱,受區域環境制約、信用體系不健全等因素影響,同時根據監管要求將逾期90天以上貸款全部納入不良貸款,報告期末該行不良貸款總額與不良貸款率上升。

  從不良貸款率的變動來看,與2017年末相比,有15家上市銀行的不良率下降,五大國有行均在此列。降幅最大的是招商銀行,由1.61%降至1.36%,下降0.25個百分點。此外,光大銀行(601818.SH)的不良率與2017年末持平,爲1.59%。而其餘17家銀行的不良貸款率上升,上升幅度超過0.5個百分點的銀行有3家,包括鄭州銀行、中原銀行和甘肅銀行。中原銀行表示,該行主動對標監管要求,將逾期90天以上貸款全部納入不良貸款,不良貸款率上升0.61個百分點至2.44%。該行2018年末不良貸款餘額增長了七成,而撥備覆蓋率則由2017年末的197.5%降至156.11%,下滑了41.39個百分點。

  實際上,共有12家銀行的撥備覆蓋率出現了下降,除了中原銀行外,還包括重慶農村商業銀行(3618.HK)、民生銀行(600016.SH)、中信銀行(601998.SH)等。截至2018年末,33家上市銀行中,撥備覆蓋率最低的是民生銀行,爲134.05%,較2017年末下降21.56個百分點。

  綜合來看,已披露年報的上市城商行不良率整體上升了0.19個百分點,而股份制銀行和五大國有行則整體下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