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歐洲所

  4月9日至12日,李克強總理對進行正式訪問並出席中國-中東歐國家“16+1”會晤。李克強總理此訪爲中國總理首次訪克,取得了豐富的訪問成果,中克雙方發佈了政府聯合聲明,推動雙方在經貿、投資、農業、交通和物流、科學、技術和創新、人文、教育、體育、旅遊等領域的合作,正如克羅地亞當地媒體所言,將進入“時期”,在現有良好發展基礎上,兩國關係有望再創輝煌。

  國之交在於民相親,中克兩國良好關係的基礎在於雙方人民相互良好觀感。李克強總理在克羅地亞《晨報》發表的署名文章中指出,克羅地亞從旖旎的自然風光到豐厚的歷史遺產,從足球運動所取得的傳奇和佳績,到文學、藝術、哲學、音樂以及發明創造給人類文明作出的突出貢獻,乃至奮鬥不息、勇往直前的人民,在中國人民心中有着極佳的印象。而對於克羅地亞而言,中國不僅是文明古國和經濟大國,同時她的電商、高鐵以及中醫和茶文化也令人印象深刻。民調顯示,89%的克民衆認爲中克關係很友好,85%的克民衆認爲中國是可靠的合作伙伴,86%的克民衆支持中國在基建和旅遊等領域加大對克投資。這種親近之情將化作交流熱絡的奔奔之流,2018年中國訪問克羅地亞的遊客達25萬,孔子學院、語言文化交流蓬勃發展。在2019年中克文化和旅遊年、深化漢語、克語言文化教學、文體傳媒等各方面合作的帶動下,未來中克兩國更爲緊密的人文交流將爲兩國關係夯實基礎。

  經貿聯通是合作共贏之本。中克兩國在擴大貿易、促進投資、互聯互通、金融聯繫方面具備深刻共識,也是令兩國企業和民衆看得見、摸得着的福祉。近年來,兩國經貿合作共識遞增,標杆項目起到良好示範作用,中國企業承建的佩列沙茨大橋令幾十年的彎路變通途,不僅造福一方百姓,同時爲中國企業參與歐盟資金項目,對接歐洲標準規則,打造合作典範,爲中國中東歐“16+1”合作機制以及“一帶一路”在歐洲對接,做深做實樹立品牌典範。隨着中克在貿易、基建、物流、農業、電商、人民幣計價投融資、通訊網絡等建設的深化,雙方利益交匯點更多,兩國民衆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更強。

  區域和多邊合作推動雙邊關係向更深遠方向發展。隨着中國中東歐合作倡議和“一帶一路”倡議在中東歐國家的加速發展,中國與克羅地亞的關係發展將超越雙邊層面,注入更多區域與多邊合作內涵。克羅地亞坐落於巴爾幹半島,毗鄰亞德里亞海,是聯通中東歐、地中海和歐洲腹地的要衝,在本國提出“三海倡議”的同時,也在積極尋求和“16+1”倡議、“一帶一路”倡議的對接,早在2017年即與中國簽署了“一帶一路”合作相關諒解備忘錄。李克強總理此訪,也進一步夯實中克雙方以及歐盟框架下互聯互通倡議對接合作意願,使得做大蛋糕、促發展的的目標在中克之間、中國中東歐之間、中歐之間乃至亞歐之間實現良性互促聯動效應,爲各方謀得共贏。同時,本屆“16+1”會議舉辦地杜布羅夫斯克也是克羅地亞有名的絲綢之鄉,克方的安排也給中國中東歐合作賦予了更多帶路情懷和文明相通意涵。此外,中克雙方在聯合聲明裏,闡明瞭在維護國際規則、多邊主義、自由開放貿易、助力中歐關係發展等方面的共識,顯示了兩個制度體系、體量規模、文化傳統的國家承擔國際責任,推動世界向着和平和發展方向邁進的典範。

  正如克羅地亞總理普連科維奇所言:“李克強總理對克羅地亞的訪問是一次友誼之旅、合作之旅,不僅傳遞了一個強大的政治信號,也是克羅地亞經濟的發展機遇”。相信中克兩國在廣泛的民意基礎和深厚的合作共識基礎上,將雙邊關係的“鑽石時期”打造得更加輝煌。(責任編輯:唐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