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訊 3月4日上午,全國政協少數民族委員小組會圍繞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和提案工作情況的報告進行審議。委員們認爲,十二屆全國政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統領,推動人民政協事業在繼承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各項履職工作取得顯著成績,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委員們表示,一致贊同兩個報告,它總結了全國政協過去五年的工作,爲科學謀劃和做好今後工作提供了重要經驗和借鑑。下面來聽聽幾位少數民族委員怎麼說。

圖爲保安族全國政協委員馬邦河 攝影:中國青年網 王聰

連任兩屆的保安族全國政協委員馬邦河表示,在過去的五年裏,全國政協開展的視察調研富有成效,反映了人民羣衆的心聲。“我所提交的提案一一得到答覆,大部分都被採納實施。”馬邦河會上提出了兩個建議:一是針對現在保安族學生學歷較低,考取公務員人數少,高層次人才缺乏的情況,建議對人口較少民族在人才培養方面進行傾斜照顧,防止出現人才斷檔。二是出臺特殊政策,加強對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開發利用,比如設立歷史文化名村、開展民族民俗文化展覽等等。

圖爲藏族全國政協委員桑傑扎巴 來源:林芝報

全國政協委員、西藏自治區政協副主席桑傑扎巴表示,自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開創了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新局面。他介紹: “當前,西藏處在經濟社會和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發展的最好時期,我們林芝市提出了‘共居、共學、共事、共樂’的工作思路,吸引內地人才前來投資、務工,有的還擔任了村幹部,促進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各族羣衆凝聚力、幸福感和獲得感得到增強。”他建議,從國家層面統籌考慮,鼓勵有條件的村鎮向邊境線搬遷。

圖爲藏族全國政協委員邊巴拉姆 攝影:旦增西旦

全國政協委員、西藏自治區社會科學院南亞研究所副所長邊巴拉姆表示,常委會工作報告通篇貫穿對民生的關切,全國政協堅持履職爲民。如農牧區包蟲病防治工作的全面開展,在全國政協在深入調研基礎上積極推進,2017年西藏已全面完成篩查工作,結合實際出臺了綜合防治方案,並作出“不把包蟲病帶入小康社會”的莊嚴承諾。“作爲少數民族界委員,我要恪守職責,爲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積極擔當作爲,作出應有貢獻。”

圖爲藏族全國政協委員圖登克珠 來源:中國西藏網

全國政協委員圖登克珠表示,常委會工作報告充分體現了黨的十九大關於政協工作的重要精神和要求。他提出兩點建議:一是西藏基礎教育質量提升問題。西藏教育幾十年來發生了老百姓想都不敢想的變化,不是“翻天覆地”一詞能簡概的,但“軟件”水平與全國相比還有較大差距。二是西藏高海拔地區農牧民羣衆的健康問題。這關係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能否如期實現的工作全局,“小康不小康,也得看健康”,希望全國政協就此開展調研,持續推動。

圖爲新疆維吾爾族全國政協委員伊爾扎提·扎達在民族界別小組討論上發言。來源:國際在線

全國政協委員、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副主任伊爾扎提·扎達先表達了三點感受:一是十二屆全國政協工作方向明確,更注重黨對政協工作的領導;二是委員參政議政渠道更寬泛,新疆不少重大民生關切問題通過政協社情民意渠道得到解決,起到服務羣衆、化解矛盾的作用;三是提案回覆辦理成效好。他說:“十二屆全國政協共提出41件提案,都得到了答覆,其中在新疆建立微生物三級實驗室和兒科醫院兩個建議已得到具體落實,作爲政協委員,我爲取得這些履職成果感到很自豪。”

圖爲德昂族全國政協委楊豔 來源:雲南網

德昂族全國政協委、德宏州政協副主席、工商聯主席、總商會會長楊豔提出了四點建議:一是圍繞精準扶貧多開展視察調研,聚焦扶貧攻堅中“建房子易、抓票子難”的問題,在‘產業、就業、教育、健康’等方面的扶貧問題上多出實招;二是將履職培訓與專題培訓相結合,提高委員的參政議政能力;三是印發政協優秀提案彙編,便於新委員更規範、更高質量地撰寫和提交提案;四是豐富和拓展政協大會閉幕期間委員履職和聯繫交流的平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