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5結束後不久,Ehome的教練71在微博上點名誇獎了LGD的輔助MMY(毛毛鴨)。這位中國DOTA最具爭議的教練很喜歡說騷話:「不是所有的奶都叫特侖蘇。」

71還給這條微博配了張香艷圖片,底下的評論自然很和諧,「大師(71的綽號),原來你也喜歡女人啊。」

當然也有人注意到了71的本意,微博的第二張圖是MMY玩的暗牧數據,這只是一場小比賽,但還是沒逃過大師的法眼。

在之前的Ti5的選手數據總榜上,MMY的場均治療量高居第一,是唯一入選的中國選手,LGD也獲得季軍,MMY是當時公認最厲害的輔助之一。

1年後MMY結束了7年的職業生涯退役,幾乎以光速淡出了人們的視野,沒有高調開直播,沒有炒作撕逼,倒是有傳言:他把天賦帶去了艾澤拉斯(魔獸世界)。

上週魔獸世界中文官博宣佈,史詩鑰石地下城全球賽中國區落下帷幕,奪冠的隊伍叫Skyline.D,隊員名單裏MMY赫然在列。

他的盜賊打出了全隊最高的DPS,表演亮眼。

老哥們不禁感嘆:「遊戲天賦這種虛無縹緲的東西是真實存在的。」

之所以這麼說,MMY的職業生涯在外人看來就是一部天才少年的傳奇。

MMY的第一個ID是dai,那時候他是真三最強的團法;轉型DOTA後的ID是X!!,第一次打dota線下賽就幫助Ehome全勝拿到WCG2009中國區冠軍。

10年Ehome一年10冠,經理71說,「如果EHOME拿了亞軍,那麼獎盃我會扔在機場」;11年的動蕩期,Ehome拿到了Ti1的亞軍,冰蛙則用X!!的名字冠名了修補匠。

12年X!!轉型輔助,Ti2上當Ehome選出精靈小小的時候,歪果仁都驚呆了,最後人們都記住了力挽狂瀾的國士無雙,淡忘了背後靈動飄逸的小精靈使用者--X!!是DOTA2國際賽場上最早操刀小精靈的玩家。

隨後X!!正式變成了MMY,加入了DK,一年蟄伏後成為了銀河戰艦的助推器,SL9上Buring玩了九個C位為人津津樂道,MMY也玩了7個輔助,其中還有盤米波。

後面的故事開頭就說了,LGD的MMY仍然是最有競爭力的輔助,魔獸世界的MMY又一次證明瞭自己的天賦。

MMY被稱為天才選手,不只是因為轉型快、操作好、各種遊戲都玩的溜,不好意思的說,還有他的「懶」做反襯。

就像我們讀書時候那些貌似不怎麼用功、上課也不怎麼聽,考試起來卻無比生猛的同學一樣,對於MMY,圈內好友都會評價一句「可惜太懶了」。

不管這個「懶」字,表現在外界黑的職業態度,還是他自己說的生活習慣,「勤學苦練MMY」的梗不可避免得廣為流傳。

Ti5是MMY最後的輝煌,正好在這一年,中國刀圈開始意識到新老交替的時候來了,也是在這一年附近,國外的「天才少年」開始井噴。

Sumail從DAC起秀翻了整個職業圈,初生牛犢不怕虎直取Ti冠軍;Miracle奇蹟哥以高分路人的姿態進入職業隊伍,大家還在懷疑天梯打得好,職業就能強?;稍早成名的RTZ和ZAI日趨成熟,個個看上去都是巨大威脅。

「中國怎麼就沒有像蘇美爾、奇蹟哥這樣的天才少年呢?」

這種問法有點奇怪,因為「天才少年」這個詞本該不是什麼稀罕物。

2012年,伍聲2009自掏腰包辦了一屆「天才少年杯」SOLO比賽,找來了當時最有天賦的路人高手和職業選手。

光看看名單430、Sylar、Hao、Mu、Cty、Maybe,從已經拿了Ti冠軍的選手到尚未踏入職業的「天才」一片興興向榮。

最後奪冠的CTY和被寄予厚望的Maybe的確先後出道打職業了,但他們的路都不平坦,反倒是參賽的職業選手們扛起了之後幾年的大梁。

CTY在最炙手可熱的時候總有些掉鏈子,擺脫不了「只有前六分鐘無敵」的尷尬;Maybe則運氣好些,獲得了更多耐心和空間,終於成長為大腿,到了衝擊冠軍的時節。

「天才少年」慢慢成為一種枷鎖和累贅,「天才少年杯」也只辦了一屆,再無後續。

可能是酒神發現了,發掘「天才」不等於發掘頂尖選手,時代已經變了,現在的「天才選手」不再單單限於操作犀利,反應迅速,他們從進入職業開始就面臨著更多的挑戰。

有人問miracle,你們隊4個9000分,是怎麼避免打成一盤散沙的?不善言辭的奇蹟哥很直接的回答:把九千分忘了,團隊更重要。

一樣的道理,把「天才」忘了,也許纔算揭開真正的戰鬥序章。說的直白點,如今在檯面上戰鬥的選手哪個不是天才?

網路發達、層級分明、利益可見的今天,百萬裏挑一的電競天才被埋沒的幾率越來越低了。後續在精神磨鍊和行為努力上的投入更像是一場神仙打架,「懶」的機會越來越少了。

我不知道MMY打dota有多麼「不努力」,但他是很渴望冠軍的。在職業生涯的低谷,他對71傾訴,「兩年沒拿冠軍了,七大爺救啊!」;在Ti5拿了季軍後,xiao8說他從來沒看到MMY哭得那麼大聲。

很多人都八卦MMY職業的時候就沉迷魔獸世界,在退役後一直玩到現在,那他花在魔獸的時間絕對不比同期競速的對手們少,中國區冠軍的背後也有不斷的磨合和練習。

從前天賦是電競的資本,可以拿來吹噓揮霍;如今天賦更像是門檻,沒被絆倒只能算踏出了第一步。

當天賦不再是優勢的時候,「天才」們該用什麼戰鬥下去呢?

-END-

微博:BB姬Studio

微信公眾號:BB姬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