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西寧4月12日電(楊陽 李莎莎)春夏的察爾汗鹽湖,蔚藍的天空、雪白的雲朵,成羣結隊的天鵝、灰鶴、鸕鶿、紅嘴鷗等珍稀、野生鳥類在空中翱翔。清澈的湖水、點點的波光,嬉戲追逐的湟魚、鯽魚、泥鰍、螃蟹等魚蟹在水中來回穿梭、盡情遨遊。

  秋冬的金魚湖,金黃色的蘆葦形成了大片的枯黃,成羣的白天鵝、丹頂鶴、黑勁鶴、白鷺、鴻雁、黃鴨、麻雁、青頭雁、紅頭雁、漁鷹、漁鷗等野生水鳥在流動的湖面上嬉戲玩耍,有的結伴嘻戲,天真活潑;有的交頸摩挲,溫情脈脈;有的以嘴理羽,悠閒自得;有的“蜻蜓點水”,翩翩起舞。遠遠望去白的、黑的、灰的各種顏色的野生動物恰似水中仙子,使人彷彿置身於仙境之間,流連忘返。

  近年來,格爾木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認真貫落實省州市委全會精神,認真踐行新發展理念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要求,加強森林、草原、溼地、荒漠生態系統修復,多措並舉,加強溼地資源保護管理,確保溼地生態系統得到切實有效的保護,可謂處處皆美景 四季有詩情。

  本網瞭解到,格爾木地區溼地總面積144.9萬公頃,其中河流溼地11.4萬公頃,湖泊溼地15.9萬公頃,沼澤溼地113.5萬公頃,人工溼地4.1萬公頃。自然溼地保護率10.17%。溼地資源豐富、類型多樣,原始生態系統功能強大,是很多鳥類的重要越冬棲息地和重要的“物種基因庫”,也是淡水安全的生態保障。格爾木市溼地主要分佈於格爾木河周邊、烏圖美仁鄉、唐古拉山、察爾汗地區。格爾木溼地屬於乾旱荒漠區的綠洲生態系統,是生物多樣性的主要富集區。主要有檉柳、白刺、黑果枸杞、鹽爪爪等植被。動物資源主要有綠頭鴨、環頸雉、天鵝、灰雁、斑頭雁、赤麻鴨等。

  近年來,格爾木市積極推進溼地保護管理工作,加強溼地保護,維護溼地生態功能和生物多樣性,促進溼地資源可持續利用。根據《青海省溼地保護條例》和省、州有關政策規定,採取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措施,全市溼地保護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格爾木市注重構建體系,將溼地保護提升到了全市重要工作範疇,納入了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將溼地資源調查、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建設、柴達木盆地溼地保護與恢復工程等納入政府政績考覈指標,並於2014年6月出臺了《格爾木市溼地管理辦法》,爲打擊隨意侵佔、破壞溼地行爲提供了法律依據,使格爾木市溼地保護工作進入了法制化軌道,強力推進溼地保護工作上臺階。在已有溼地保護工作成果基礎上,格爾木市積極申報溼地保護項目。投資500萬元實施了溼地保護獎勵試點項目;投資495.76萬元對河灘溼地進行綠化恢復,完成綠化面積104413平方米。以項目帶動溼地管理工作規範化、科學化發展。

  爲加大溼地保護管理力度,自2013年以來,格爾木市抽調專門人員成立了溼地保護臨時管理站,專門負責溼地保護管理工作,加大對全市溼地的保護管理和協調。自2016年起,格爾木市連續三年實施格爾木溼地生態管護項目,項目累計投入資金654.48萬元(全部爲管護費),聘用101名溼地生態管護人員,對三江源唐古拉鎮區域內的144.9萬畝溼地進行常態化管理和保護,溼地生態環境正在逐步改善。同時,積極營造氛圍,通過開展知法、普法活動,積極宣傳溼地保護的相關法律法規,加大溼地保護工作及其重要性的宣傳,使越來越多的人關注溼地保護、參與溼地保護工作,進一步提高了全民保護溼地的自覺性和保護溼地的意識,擴大了社會羣衆對溼地保護工作的關注度與參與度。

  今後,格爾木市將大力建設溼地科技和監測評估體系,進一步加強和完善溼地保護機制和溼地保護執法力度,繼續抓好溼地和野生動植物保護的宣傳教育,通過營造天藍、水清、樹綠的良好溼地環境,引得越來越多的珍稀鳥類和野生動物前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