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起:德克斯特·弗莱彻、奥利维亚·王尔德、乔·罗素、伊丽莎白·班克斯与安东尼·罗素

  (Matt Winkelmeyer/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时光网讯除了展示新型电影技术的科技公司,和向影迷兜售最新食品饮料的经销商,CinemaCon上最主要的环节,自然是那些影业的新片推介会了。但时不时也有些座谈会,可以进行关于创作初衷与动机的、更为深入的讨论——而前两天,四位(好吧,应该说五位)即将在今年带来倍受期待新作的导演们,就齐聚一堂,聊了聊他们的创作。

  《夺宝奇兵》

  “我还记得,我第一次去看的是

  《美国鼠谭第二集》

  ,”王尔德说,“我是在华盛顿特区长大的,他们在肯尼迪中心举办的首映,那可能是我人生中最激动的时刻。另一个经历就是我第一次约会看的电影,是《黑白游龙》。我记得自己说‘我想看这个——对!并不是约会……好吧可能也像约会,但我真的很想看电影。’那是很自由、快乐的——看电影真的会成为青少年第一次认识到社会身份和个人主义的途径。”

  9、10岁看这个《闪电舞》 可不是得尴尬么

  而班克斯的经历好像要稍微尴尬一些。“我记得自己看的第一部R级片是《闪电舞》,因为我妈妈坚信那只是个,关于小女孩梦想成为一位芭蕾舞者的故事,所以她觉得带着9、10岁的女儿去看没什么问题,我们一起看甚至还会很有趣,”她说,“结果也算是另一种意义的有趣。”

  然而,当座谈的话题转向幕后的灵感时,他们的答案仿佛更加一致起来,引用成长故事、组合叙事,使之完整成了帮助他们融合创作观点和身份的方式。“我们从自己的童年寻找灵感,”安东尼·罗素说,“我们成长于一个意大利裔家庭,其中不乏个性鲜明的角色,他们也会给彼此讲故事。

  《废柴联盟》

  所以我们看待角色的方式,其实是我们成长方式的映射,我们也不断尝试将一些主题性的东西和真正的关系,灌入那些大格局电影中。我们创作观点的必要本质植根于整体性,这也是我们在做《发展受阻》和《废柴联盟》时的一部分,当然也是那些漫威电影的一部分。”

  《开放的美国学府》,这个动图让人看了就很想看这片

  “里面有许多唱片元素,音乐是非常重要的,但总得来说最重要的,是那些全部结合起来的感觉。”她继续道:“这是关于那些发自肺腑的高中、青春期和高风险的经历——还有那些释放却混乱的感觉。所以我们想让那种脉动贯穿于每个场景,让大家从头到尾都像在坐过山车一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