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東北這地方,土地豐腴,種啥收啥,插根筷子都發芽。咱這嘎嗒人實誠,厚道,給倆大棗,換回去一筐芥菜疙瘩。對外人都這樣,那老丈母孃待姑爺,更是沒個說,得舉十個指頭,賊啦啦地好,連自己養親姑娘都嫉妒幾分。

  “小雞燉蘑菇”,現在是農村裏招待貴客時一道大菜,也叫“姑爺菜”。

  早些年,農村青年人結婚都是通過媒婆一張嘴結合在一起,青年人自由戀愛成婚配的太少,太少。即使偷偷地自由戀愛,姑娘領姑爺進孃家門,也要找一個臨時媒人裝裝樣子。如果姑娘自己突然領回去一個小夥子,不但自己感覺“丟人”。連家裏都擡不起頭來,東西兩院鄰居看見更會互相眨眼睛,議論紛紛。

  “她二嬸子,你今天不上山吧?”

  “幹啥?嚇我一跳,有啥事,你像讓老公雞踩蛋似的,喊個沒完沒了。”

  “俺家胖丫晌午領女婿來,幫我殺個老母雞……..”

  一身肥肉的胖嬸邊同西院新媳婦大長辮嘰嘰喳喳說話,邊將一把苞米粒撒在地上。

  一羣蘆花雞看見地上的糧食,呼啦啦爭先恐後跑過來搶食喫。不知道,誰馬上要該挨刀。

  “小雞,小雞,一盤菜,今年去,明年來......”幾句念念叨叨咒語,幾聲雞叫,沒有多大功夫,兩個人將老母雞殺了。

  那年月,小雞金貴啊,雞屁股小銀行,家家戶戶都等它出錢呢。小孩子上學買鉛筆,橡皮,本子,家裏賣個油鹽醬醋,都用雞蛋去供銷社換。每天早上,各家在餵雞之前,不是先打開雞架門,而是先打開雞架上面的天窗,女主人一個個從雞架裏拽出來老母雞進行“摸蛋”,這個過程是給母雞做孕檢。人用手指伸進雞屁股去摸,裏面有硬的東西,說明今天這個雞有蛋,沒有硬的東西,這個雞就沒有蛋。如果雞有了蛋,不守規矩好丟蛋的雞,主人就直接把它關進下蛋雞窩裏,等下完蛋,主人聽見“嘎噠,嘎噠”的叫聲,撿完蛋才把它放出去。如果是守規矩的雞,就撒在院子裏,讓它自己去窩裏下蛋。如果,哪天有蛋的雞少了,女主人臉也馬上陰下來。雞啊,真是農戶的寶貝疙瘩,女主人的心頭肉,殺一個不容易啊!

  “丈母孃待姑爺,一頓一個大母雞”,足見丈母孃對姑爺的喜愛程度。那是她疼自己的姑娘啊!如花似玉的姑娘嫁出去了,母親心裏那戀戀不捨的滋味,只有她自己知道。對姑爺好,姑爺將心比心,對女兒肯定好,婆家人知道你對姑爺好,對兒媳婦會更好。

  雞殺了,姑娘領對象進門。“準姑爺”叫“嬸”,過了門的姑爺叫“媽”。可把老丈母孃樂得臉如桃花開。

  宰殺好的母雞剁成雞肉塊,放在油鍋裏幹炒冒了油,放上蒜,蔥,姜,添水開燉。鍋吱吱地響邊,全家人親親熱熱嘮嗑。老母雞難爛,一般需要燉二、三個小時。

  雞肉燉到八分熟,打開鍋,加進去東北特產的榛磨,鍋在燒一個開。東北的名菜“小雞燉蘑菇”就端上了桌。

  姑爺和老丈爺,還有要好的親戚,喝上農家小燒酒,那快樂的情緒,喜慶氣氛,雞肉的芳香溢滿農家小院。

  丈母孃這個樂啊,姑娘摟着肩膀,嘴裏吐蜜一樣撒嬌:“媽媽,你真好…….”

  東北的小笨雞燉榛蘑,那口感和味道在南方是嘗不到的。即使是東北的小笨公雞,你拿到南方也喫不到這個味道。因爲那裏沒有東北的大鐵鍋,農村的鐵鍋燉出的雞味道特別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