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稱在醫院學習一年多長期超時“加班”

事發前一週曾有身體不適

鎮江市第一人民醫院,小顧在這裏學習已一年多

小顧在江蘇大學醫學院讀研二

3月30日,正在江蘇鎮江某菜場買菜的顧愛萍接到一個電話,頓時腿就軟了。在電話中她得知,自己的獨子小顧在醫院交接班時突然暈倒,情況危急。這個陪讀母親匆匆趕到鎮江市第一人民醫院沒多久,孩子就去世了。據瞭解,小顧是江蘇大學醫學院臨牀醫學的研二學生,長期在該院接受“規範化培養”。是什麼奪走了小顧年輕的生命?

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孫玉春/文吉星/攝

研究生值完夜班突然去世

事發前,小顧是鎮江市第一人民醫院呼吸內科的“規培生”,3月29日晚上不到6點,他就到了鎮江一院呼吸內科開始值夜班,第二天上午8點是交接班時間,但在交接班過程中,小顧突然暈倒了。

現代快報記者在4月3日趕到鎮江,從鹽城趕來處理後事的家屬被學校臨時安置在一家賓館。顧愛萍和丈夫自從事發後,已經幾天茶飯不思,憔悴不堪。自從當天11點多,醫院確認小顧搶救無效死亡後,他們的心就碎了。

記者瞭解到,小顧是1993年出生,自小成績優秀。據他的一個表弟介紹,小顧是從鹽城景山中學畢業的,那是鹽城市區最好的學校之一。大學本科就在江蘇大學醫學院,2016年9月考上本校研究生。

顧愛萍說,在研一上半學期,孩子白天在鎮江市第一人民醫院實習,晚上回學校學習。到了下學期,就開始大部分時間在醫院培訓了。據瞭解,研究生在醫院實行輪訓,每個科室輪流呆。算下來,這種狀態已經持續了一年多。

據介紹,小顧患有先天性心臟病,這也是校方以及醫院都知道的,也通過了相關的考覈與體檢。在初一時,小顧到北京阜外醫院接受過心臟手術,此後狀況一直不錯。現代快報記者瞭解到,小顧搶救期間,院方給家屬介紹的病情是突發肺血管堵塞導致暈厥,後來的死因據介紹是心源性猝死。

此前一週曾出現心臟不適

小顧在醫院的帶教醫生姓李,據小顧的家人介紹,李醫生在3月休了10天婚假,一直到28日左右纔回來。在此期間,“小顧就代管老師的病人,這樣一來,他的責任和壓力就更大了。”

據介紹,小顧值夜班的頻率一般是五到六天一次,在3月23日,他也值了一個夜班,一直到第二天也就是24日中午才下班回到住處。顧愛萍已經退休,自從兒子考研之後,擔心兒子身體,她就一直在鎮江租房照顧兒子生活。

以前小顧是個話癆,總是想法子陪媽媽說話。可是那天,小顧卻沒有什麼話。“媽媽,我好像不太舒服,你給我到藥房買一種藥。”吃了媽媽買回來的藥,等了一個小時,小顧說自己仍然感覺心跳過速,於是又吃了半顆。

後來媽媽就讓小顧第二天不要上班了。那天是週日,據顧愛萍介紹,在李醫生休婚假的這段日子,小顧值夜班要負責住院部B區整個17層呼吸內科二區,後來醫院安排了一個研一的學生陪他。於是小顧聯繫那個同學,但是沒聯繫上。後來他又聯繫另一個組的老師,那個老師的學生就發信息給他,最後見小顧確實不想來了,表示“不太爽”。

有了這件事,在3月29日晚上,再次輪到小顧夜班時,他又去正常值班了。顧愛萍傷心地說:“孩子自尊心強,肯定有點不好意思。沒想到,就這樣一個晚上過去,人沒了!”

他曾多次在朋友圈喊“累”

現代快報記者瞭解到,在家屬的眼中,醫學研究生是沒有休息的,除了法定節假日可以休息,平時沒有雙休概念。

“白天管自己的病人,幫老師做事。輪到夜班了,就經常是從頭天晚上5點多幹到第二天下午兩三點,也就是20多個小時。”據稱,事發當天,即使沒有出事,在交接班後,小顧也是不能走的,還有寫病歷等一系列工作。

小顧出事後,同學整理了他的朋友圈,其中在2018年1月10日,“下夜班,下夜班”小顧發了一個瞌睡的表情,時間是當天14點59分。

2017年12月24日,也有一個類似的朋友圈狀態,“下夜班了,你沒看錯,是下夜班。”時間是15點42分。

2017年12月6日,朋友圈發的是“天天這個點下班,我還能說啥呢”,時間是20點46分,那應該是個白班。

2017年10月6日凌晨3點43分,朋友圈寫道:“每次值班,都到這個點才睡。”到了白天11點56分,又發了一條朋友圈:“28小時班,一刻不停寫病歷,做操作,開麻方,收病人,抽血氣,睡了不到三個鐘頭,夠夠的!”

在朋友圈中,小顧還寫道:“最羨慕那些朝九晚五、有雙休、享受法定假期的人。”

希望按照工亡處理

但條件難以符合?

小顧的表哥楊一明說,對於醫院在出事後的及時搶救,他們表示認可與感謝。在事後家屬與學校及醫院溝通過,希望儘快妥善處理此事。但是各方的態度難以讓人滿意。

據介紹,事發至今5天時間,溝通進行過七八次,醫院出面三次左右。對於家屬提出的按照工亡賠償,醫院方給家屬答覆稱,無法申報工傷死亡,因爲小顧與醫院方沒有勞動合同,也不取酬,不符合申報條件。

而江蘇大學方面表示,支持爲小顧申報工傷死亡。但是如何做呢,校方並沒有明確的答覆。

此事應由學校處理

4月3日下午,現代快報記者來到鎮江市第一人民醫院,該院醫務部一位姓徐的工作人員稱,小顧是江大的一名學生,處理此事主體單位是校方,其學籍、檔案均歸學校管理。

至於醫院與學校的關係,他表示,他們醫院是作爲江蘇大學的教學醫院,承擔教學任務,作爲實習基地。現代快報記者追問是否應該由校方與醫院一起處理,他否認了。記者追問其他問題時,他表示不再回答了。

記者也來到小顧生前所在科室,醫生們也表示,對此表示遺憾,但此事由院方統一解答。

積極處理善後事宜

3日晚上7點多,江蘇大學給記者發了一份情況說明,稱在事發後校方人員立即趕到醫院處理,家屬趕到後又幫助聯繫安排食宿。截至目前,學校一直與家屬保持溝通。

對於家屬提出的認定爲工傷問題,學校不符合申報主體,但支持家屬按照國家規定提出合理訴求,學校本着實事求是的原則全力給予支持。說明中還表示:“學生在外實習是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國家對學生實習有相關法律規定,學校、實習單位、學生也簽有相關知曉協議。江蘇大學也承諾,盡力維護學生和實習單位合法權益,支持和配合家屬通過法律途徑解決問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