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躍亭欠幾億不還,答應無息借給上市公司100多億也無法實現。北京證監局責令賈躍亭12月31日前回國履責。感覺賈是不敢回來的,如果回來,他就無法再出國。在國內,他的造車夢能實現嗎?

最要命的是:他在國內飛機,高鐵都無法乘坐,對賈躍亭來說根本無法忍受了。再有,法拉第未來已經融資10億美元,投資人也不會讓他回國,至於是不是自己投自己,就不得而知了。

我也很想知道,如果他回國後,會怎樣,不回國,又會怎樣?我們拭目以待吧。

有人說賈躍亭是騙子。只能說明賈躍亭的互聯網生態圈戰略失敗了。不能說賈就是騙子,但信用透支,已經很難再在樂視上有所突破了。

做汽車是新的開始,跟樂視撇開關係。

我以為,沒有核心能力的生態圈是空中樓閣,這需要引起互聯網創業企業的重視。創業不易,希望賈能夠東山再起。

但要實現造車夢已經是相當困難了。

沒有核心技術,沒有核心競爭力的樂視,註定是要失敗的。樂視生態一夜之間土崩瓦解之後,老賈躲在美國不回來又開始造車了。是逃避責任,還是另有所圖,不得而知。

但樂視完蛋了,又搞另外一個事情,未必能成功。況且以他透支的信任,估計沒人再會投資他的法拉第吧。在技術上,賈又有什麼?比亞迪有電池的核心技術,賈躍亭有外殼技術?外觀實用新型專利吧。除了技術,造車的經驗沉澱也很關鍵,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再回頭再看看特斯拉,多年虧損,已經陷入困境,賈躍亭的造車之路可想知。

資本總是錦上添花,不會雪中送炭。媒體經常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賈會計事件充分說明了這兩條真理。賈躍亭翻身無望,至少還有一個造車的理由,繼續留在美國。這也給我們一個重大的啟示:大多數所謂平台和生態圈戰略只是空中樓閣。

我並不是幸災樂禍,而是覺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當下,單靠一個商業模式、一個生態圈和一個平台概念,已經很難解決企業戰略和品牌發展問題了。樂視的品牌生態,或者說業務版圖,是通過收購(媒體)、版權、地產、硬體(電視、手機)、造車等「實現」的。這種生態和平台,怕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成功是偶然,不成功恐怕也是必然。我所理解的平台和生態圈,或者說,要怎麼形成平台和生態圈,樂視恐怕不是好例子,基本沒人哪家公司能像樂視一樣牛逼,7年融資728億,花出去1500億。

我們看到的是,為了迎合互聯網、大數據的趨勢,為了做平台而做平台的企業大有人在。從本質上說,這些企業都是被所謂的互聯網趨勢和風口「忽悠」致殘了的,他們認為只要有了「大數據」,就有了一個「大平台」,便可以吸引資本的進入——上市、圈錢、分錢。實際上,這樣的玩法是不符合商業邏輯和基本規律的。平台不是憑空產生的,一個概念、一個想法?那你就too young too simple了。你總要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你有什麼好產品?領先的技術?或者管理方法、商業模式?還是只有資本的力量,所謂有錢我不怕?生態圈就是要有價值,一個是社會價值,一個是用戶價值,只有社會價值,沒有用戶價值,也就無法落地,需要找到一個落腳點和突破口。

樂視的問題不是錢太少,也不是賈躍亭說的他的融資能力不行,而是一塊業務沒有做好,又去做另外一塊,戰線太長,也就難以首尾顧及。資本,兼并當然是一種方法,但很現在的情況是,光靠燒錢投資人也不幹了。樂視模式、O2O、滴滴未來也很難行得通。首先是要做穩一塊業務,做出行業和品牌影響力,再延展到其他關鍵業務,當然,不管是用資本、還是品牌,或者商業模式,你總要自己的強項和造血功能才行。

別老想著大數據、平台、商業模式、融資和上市了,還是先做基礎產品,做好產品的體驗,這樣才會有用戶、大數據、平台和那些眼花繚亂的商業模式!用自身的核心能力讓利益相關者獲利,這樣才有生態圈和平台的可能。

本文作者:深知精準營銷CEO 蔣軍

編輯


樂視電視成為智能電視第一品牌的時候,傳統廠商不知道怎麼辦,急得團團轉。而當樂視手機剛出來一年就銷售2000萬台,創造世界紀錄,大有橫掃一切的時候,一些手機廠商急了,成立打樂辦,動用各種關係全方位攻擊樂視,停了銀行的貸款,斷了樂視的資金鏈。而賈躍亭造車,技術超過特斯拉,而且技術是和國內的樂視共享的。也就是說中國人和中國人控制的企業在電動汽車領域領先世界。美國人急了,指使中國的一些奴才扼殺賈躍亭的ff,讓他破產,廉價收購ff,要讓這些技術成為美國人的。國安部門呢,為什麼不出面查查背後的黑手。:,。


小編真是貽笑大方,這麼嚴肅的問題居然用這麼不規範用語表達!

老賴是賴氏專有稱謂!見過有人拿老(你的姓)說事的嗎?

這種不文明,不禮貌,不道德的行為嚴重違反了最高法院和新華社的相關規定!請馬上改正:用失信被執行人代替老賴一詞!


強烈要求媒體棄用老賴一詞,使用詞語不規範!故意侮辱賴氏同胞人格尊嚴和情感!給國家添亂,為實現中華文化自信強國夢帶來不和諧的聲音!請改用「失信被執行人"代替老賴一詞!詳情請參考今年兩會期間最高法院的工作報告!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