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針對校園網貸亂象,多地政府聯合金融監管部門制定了嚴格的管理舉措。監管層如此重視,源自校園網貸引發的很多問題日漸暴露。

  面對行業亂象,在銀監會「停、轉、整、教、引」五字方針指引下,重慶、廣西、深圳及廣州等地相繼出臺校園網貸整改措施。重拳出擊後,校園網貸平臺從野蠻生長進入了嚴查嚴管階段。有媒體稱,校園網貸市場正經歷一場「浩劫」。

  與其說是「浩劫」,不如說是規範和轉型。真正的問題是,如何避免從「不管就亂」變為「一管就死」,實現行業由亂到治?

  這就需要理清一個基本問題,即校園網貸平臺「任性放貸」、有恃無恐,大學生非理性消費和借貸的底氣在哪裡?

  其實,選擇高校學生作為主要客戶,可謂「兵行險招」。一方面,作為傳統意義上的天之驕子,大學生多屬於優質客戶。但由於其尚無固定收入來源,消費能力不強,甚至不乏部分學子受家庭經濟條件限制,在學費和基本生活費用方面捉襟見肘。鑒於此,部分互聯網金融平臺推出了校園網貸產品,幫助大學生繳納學費或資助他們進行小型創業。這種初衷無疑是好的,也的確能解燃眉之急,甚至助力部分學子挖掘第一桶金。

  另一方面,大學生大多無固定收入,消費觀、價值觀尚未成型,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誘惑。隨著個性化、多元化消費需求的崛起,大學生們追求時尚或者享受優質生活的需求又催生了另一類校園網貸,即針對大學生們的消費慾望與消費實力不符的客觀現實,推出分期付款類信用產品。這類產品的適當應用,可以撬動消費,但是也很容易放大風險。

  因此,除了嚴格監管、加強金融風險知識教育等措施外,要讓校園網貸走向健康、良性發展,還需讓行為主體成為真正的風險承擔者。校園網貸平臺本身在風控環節的疏漏甚至是「刻意縱容」當然應受到懲治。但是,「一刀切」扼殺類似產品,也不免有矯枉過正之嫌,更何況只靠硬性禁令也難以堵住所有風險。

  在加強行業監管、樹立嚴格規範的發展前提下,各方都應反思並承擔起自己的責任。一方面,可以通過非金融個人徵信信息的建設與共享、風控條例的嚴格規範、違法操作的嚴格懲治來約束行業內平臺的行為,對違規企業和失信個人都施以更全面的懲戒,讓其自身承擔相應責任;另一方面,應引導高校學生樹立健康、理性的消費觀和理財觀,讓學生、家長乃至校方都正視並承擔自己應負的責任。

唯有如此,才能避免行業漏洞不斷擴大,真正實現校園網貸規範發展、健康發展。

——眾禧貸轉自金融時報

眾籌融通,禧福天下,眾禧貸歡迎您~!

客服熱線:400-009-9594

官方網址:zxidai.com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