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上一篇名爲《超級真菌被美國列爲“緊急威脅”,中國已有18例確認感染》的消息刷屏,其中提到,“致死率超60%、近50%感染者90天內死亡”引起了部分公衆恐慌。這種真菌名爲“耳念珠菌”,該真菌會導致病人“神祕感染”,並被美國疾病防控中心(CDC)列爲“緊急威脅”,近50%感染者在90天內身亡。

  面對這一消息網友們瞬間嚇得瑟瑟發抖,紛紛表示“太可怕了,我們應該注意什麼?”,更有一堆網友說這是現實版“生化危機”。

  疾控中心:威脅低 勿恐慌

  對此北京市疾控中心表示,由於健康人通常不會感染耳念珠菌,因此耳念珠菌對於普通公衆的健康威脅較低,公衆不必恐慌,也無需採取特殊的預防措施。

  北京市疾控中心網站截圖

  北京市疾控中心表示,所謂“超級真菌”,名爲耳念珠菌(Candida auris),它是一種可以在住院病例中引起嚴重感染的真菌。資料顯示:耳念珠菌近年來才被發現,2009年在日本首次發現;通過對儲存的念珠菌進行回顧性檢測,最早在1996年的韓國已經出現。據資料統計:目前全球各個大洲均有耳念珠菌感染病例報告,截至2019年2月28日,美國共有587例確診病例報告。我國也曾有少量病例報告。

  熱點回答

  1、哪些人容易感染耳念珠菌?主要危害有哪些呢?

  耳念珠菌既可以引起有症狀性的感染,也可以在體內攜帶而無症狀。耳念珠菌感染主要累及住院病例,高風險人羣爲嚴重慢性基礎病或免疫抑制的病人(如:糖尿病、慢性腎病、HIV感染、腫瘤等);新生兒、插管或留置導管的病人、手術病人以及使用廣譜抗生素或抗真菌藥全身用藥病人也可感染。健康人通常不會感染耳念珠菌。耳念珠菌導致的症狀取決於感染的位置,包括血流感染、傷口感染和耳部感染等;其中血流感染最爲嚴重,病死率可達30-40%。

  疾控中心供圖

  2、目前對付該真菌的主要治療方法有哪些?

  目前該真菌主要對氟康唑耐藥,然而對其他抗真菌藥的耐藥性在不同菌株間存在差異;目前出現了對三類主要抗真菌藥物耐藥的菌株。大部分耳念珠菌感染病例可使用棘白菌素類抗真菌藥治療,對於多重耐藥耳念珠菌感染病例,可使用高劑量多種抗真菌藥聯合治療。

  成都發布綜合

  編輯:成都晚報-成都發布 曾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