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晚間,報喜鳥有關負責人表示,4月9日報喜鳥創始人之一吳真生在前往上海虹橋機場的途中遭遇車禍,除了吳真生以外,事故中車上人員均有不同程度受傷。事故發生後,吳真生把搶救生命的寶貴時刻讓給了員工。導致距離事故發生數小時之後,突感身體不適,最終傷重不治,因車禍去世。

  什麼樣的老闆會先顧着自己的員工?

  在搶救生命的寶貴時刻,正是有了這樣一位老闆的行爲處事方式,讓我們刮目相看,但非常遺憾的是,寶貴的生命就此而去。佛家說:衆生平等。然而在人情世故的社會當中,在複雜紛爭的商業戰場,我們腦海裏的平等觀念始終在多數時候停留在了紙上。

  想想那些能夠爲你付出寶貴時間,把別人看得比自己更重要的人會是一種什麼樣的人?在這個花花世界上,如果還有人能夠真心對待你的,除了親人以外,還有什麼人會把你看得比自己更重要。

  在很多事情當中,我們也許有很多人或多或少的試探身邊的人,但得出的結果卻很難直視。正所謂,不試探我們還是酒肉朋友。在經過許多事情之後,漸漸發現其實真正能夠把你放心上的人其實寥寥無幾,所以我們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自愛。

  相對於一家企業來說,能夠真正做到一個良好的企業文化,是真心不容易的。而一個良好的企業文化更需要企業創始人用實踐去付出的。就好比報喜鳥的創始人在發生車禍時,能夠做到先關心員工的安危,本身就是很難得的一種品質,值得肯定和讚譽。

  如果理性思考,正確的選擇是什麼?

  雖然這種行爲是值得肯定和讚譽的,但不免還是有很多反思問題在告訴我們,如果重新選擇,結果會不會就不會有遺憾呢?我們總是追求美好的結局,就好比看一場電影,如果結局不好,通常都不會太受大夥的喜愛。

  如果同樣的車禍再來一次,那些原本不該發生的是什麼呢?是第一時間讓自己先搶救?這個就會受到渲染而被詬病。那麼還得是向搶救我的員工。其次在醫院檢查的時候,其實問題就在這裏了。

  這位董事長其實是在大意之後錯過了最佳的搶救時間。正確的姿勢應該是,在全部去醫院的途中,按照車禍受傷程度來排序檢查。這樣才能做到讓傷重的第一時間得到救助。否則就會有悲劇發生。不管這個人的身份是什麼?都會造成不良的影響。

  所以在這樣的一件事情當中,我們爲一個高尚的人品點贊,同時也得注重客觀與正確的操作同時進行,才能避免悲劇的發生。一個領導人在遇到突發事件的時候,保持良好的道德修養是值得讚賞的,但正確的處事方式也是不容或缺的,因爲客觀才能防止悲劇的發生。很多事情,錯失就沒有回頭的機會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