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銅樂器製作是典型的漢族傳統手工技藝,匠人要操作配料鑄胚、高溫鍛打、熱壓成型、熱處理、冷整形、拋光和定音7道工序。 王維寧 攝

  中新網長治4月12日電 題:山西響銅樂器匠人傳承創新40載:爲千年鑼響“一錘定音”

  作者 李庭耀

  閆改好今年59歲,佈滿老繭的雙手已伸不展。作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長子響銅樂器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40年間,他爲數不清的鑼“一錘定音”。

  鑼是京劇、評劇等戲劇和鼓書、八音會等地方曲藝中不可缺少的傳統打擊樂器。山西省長治市長子縣是閆改好的家鄉,這裏被譽爲“北方響銅樂器之鄉”。據《長子縣金石志略》記載,早在唐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在今長子縣西南呈村所在區域內的手工銅業作坊製作的響銅樂器就名滿天下。

  製作響銅樂器最關鍵的是鍛打和定音兩個環節,當地有“千錘打鑼,一錘定音”的說法。 王維寧 攝

  因爲“比種地掙錢多”,18歲時,閆改好開始跟着舅舅學習製作響銅樂器。“過去6個人守一堂爐火,分工明確、相互合作。給你分的工必須做好,再去追求數量。”他把老師傅的教誨牢記於心。

  響銅樂器製作是典型的漢族傳統手工技藝,以銅、錫爲主要原料。匠人要操作配料鑄胚、高溫鍛打、熱壓成型、熱處理、冷整形、拋光和定音7道工序,最關鍵的是鍛打和定音兩個環節,當地有“千錘打鑼,一錘定音”的說法。

  “製作一面合格的銅鑼,往往要經過千錘鍛打。定音的時候,通過錘擊可以調節音的高低,直至音準合格。”閆改好介紹,定音工序多由經驗豐富的老匠人執錘。一個好的響銅樂器製作匠人要有好的樂感,還要有過硬的臂力和手腕功夫,並且熟悉各種戲劇的曲調,有豐富的樂理知識。

  閆改好還把較爲先進的鍛打、測量和拋光設備引入響銅樂器的製作工藝中。在半機械化的製作條件下,匠人平均每天的響銅樂器生產量由原來的2公斤提高到15公斤,產品的精密度也大爲提高。 王維寧 攝

  閆改好說:“培養一個好把式,需要三到五年的時間。這種技藝只憑個人摸索很難見效,它需要數代工匠的經驗積累。”

  20多歲時,閆改好對鍊銅的火爐進行了封閉改造,使溫度由過去的忽高忽低變爲700攝氏度左右的基本恆溫。他還把較爲先進的鍛打、測量和拋光設備引入響銅樂器的製作工藝中。在半機械化的製作條件下,匠人平均每天的響銅樂器生產量由原來的2公斤提高到15公斤,產品的精密度也大爲提高。

  2005年,閆改好聯合9個家庭作坊成立了響銅樂器製作公司。由於響銅樂器製作的習藝週期長,體力勞動強度大,年輕人多已不願學習。爲了把這項技藝傳承下去,閆改好除了配合省市相關部門製作搶救記錄,還將公司平時的工作會議都記錄下來,把老匠人口口相傳的做法和現代機械化技術結合起來,做出一份新的工藝說明。

  現在,閆改好的公司可以生產蘇鑼、武鑼、虎音鑼、大中小京鑔、鐃、鈸等10個大類150餘種響銅樂器。 王維寧 攝

  “從2006年到現在,每年培養四五個人,已經培養了50多個人。”閆改好告訴記者,他每年都要收徒,爲了吸引更多人投身響銅樂器製作,公司會給員工提供免費午餐,“這個活又苦又累,還會給他些補助,讓他有積極性去學”。

  現在,閆改好的公司可以生產蘇鑼、武鑼、虎音鑼、大中小京鑔、鐃、鈸等10個大類150餘種響銅樂器,晉劇馬鑼更是由他們獨家生產。長子縣出產的響銅樂器覆蓋中國各省市,並銷往海外。

  最近,閆改好在嘗試做旅遊文創產品,希望讓響銅樂器成爲長子縣的文化符號。對他來說,傳承和創新一直在繼續。(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