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上世纪人类将携带相机的卫星送上太空,“卫星云图”这一概念开始走入科学界,随着卫星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也能更细致的了解地球发生的种种变化。比如近日美国宇航局(NASA)公布了一张由卫星拍摄的我国东部、黄海、渤海和朝鲜半岛等地的卫星图像,我国黄海渤海上很多发黄发绿的海水格外引人瞩目。

  这张图像拍摄于2019年3月23日,在精细度更高的图像上可以注意到,比如在渤海地区,浑浊的黄色水域与深绿色的海水混合起来,形成斑驳怪异的画面,这些浑浊的水很多与污染没关系——更多的问题是沉积物,包括海洋本身的沉积物和河流从内陆带来的沉积物。

  在渤海地区,山东半岛西北部可以看得到一处明显的沉积物区域,那其实是黄河带来的沉积物。黄河是地球上河流沉积物最多的河流之一,从巴彦哈尔山脉向东北方向流过,穿过黄土高原覆盖着高达300米的细小黄色土壤。这些土壤输送而很容易被侵蚀,因此黄河每年都要带走数百万吨土壤,其中一些土抵达河口,并且逐渐沉降下来建造宽阔的三角洲,而其余的则流入渤海,使得部分海域变成了鲜明的黄色。

  而在这张图上也可以注意到,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附近也有明显的黄色沉积物区域。这可能和当地当时的风和潮汐有关。强烈的潮汐运动可能会沿着海岸线搅动沉积物,所以在围绕着半岛地区形成了环绕状的沉积物羽流。当然,部分地区蓝绿色的水也意味着浮游植物的生长。

  NASA表示,一些旋转的沉积物羽流也可能是由黄海暖流引起的,黄海暖流是亚洲东部黑潮的一个分支,往往会在冬季侵入黄海,然后逐渐消退。因为暖流的入侵,它改变了海洋不同层面的温度,从而使得海水水层不稳定,很容易产生海水对流而搅动深层的沉积物。

  而另一处令人瞩目的区域就是该图像上西南区域,我国江苏北部海岸线附近有一大片范围极其巨大的棕黄色区域,这看起来像是这一地区有着极为强盛的沉积物搅动,而且棕黄色的水域似乎一直蔓延到长江口和杭州湾。

  江苏苏北地区沿海,因为海水深度、洋流、潮汐以及冬季的强风可能导致沉积物在水中的剧烈混合。强的水流从浅层壁和底部擡起沉积物,还有这一地区有更多的河流可以向海水中倾倒沉积物,因此让海域在冬季从太空中看起来大片泛黄。此外,在江苏外海还有一处世界罕见的地貌——南黄海辐射沙脊群,这一地貌位于江苏大丰、东台等海域附近,也就是一连串的淹没在海水下的沙堆,当低潮时,部分结构甚至能露出水面,它也是造成海水看上去棕黄色的重要因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