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8/8立秋之季,秋風未起,氣溫仍然居高不下!

24節氣-秋天分為三階段:孟秋/仲秋/季秋

孟秋/階前楓葉沙沙做響,五穀成熟在處署又稱為秋之初。難怪還這麼的熱丫!

仲秋/一到中秋分外明,這時巳露出涼涼的秋意了,秋老虎真的到了,皮膚要開始保油滋潤囉!

季秋/寒路秋涼到重陽,霜降楓紅落滿地!該加衣保暖了!

立秋是一年之中很重要的季節,預告春夏之陽將告一段落,即將步入秋冬補陰之季!

立秋之秋之初在臺灣還是處高溫之氣,所以秋天是由熱入冷交接節氣,也是陰盛時期,

  也是人體陰陽代謝調節出現陽消陰長的過渡期。

燥氣是秋天的主氣😈😈😈

依中醫來說,中秋是氣候的分界點,中秋節之前算是早秋,一過中秋,

天氣早晚溫差大空氣乾燥風大滿容易上火,膚乾!

人體新陳代謝漸緩,當身體血液循環不良的時候,津液就會不足,自然會容易皮膚乾燥。

皮膚過敏、口渴、失眠、尤其是老人、小孩抵抗力弱的人就容易感冒、咳嗽、腹瀉、

便祕等腸骨功能失調的症狀出現了。

入秋之季如何養生:

初秋,應多喫益胃生津的食物>幫助健脾胃、補中氣。

初秋仍然是溼熱交蒸,以致脾胃虛,抵抗力下降這時若能喫些溫食,

特別是食用粳米或糯米均可健脾胃補中氣。

可多喫芝麻、米、蜂蜜、葡萄'、蘿蔔、香蕉、銀耳、乳品等!

酸味的水果和菜,人參、川貝,杏仁、冬蟲夏草可滋陰潤肺化痰的中藥材

滋陰潤肺的食物,可以防止鼻子過敏、皮膚乾燥。

避免喫蔥、薑、韭菜、辣椒等食物以防上火,有效防止肺氣太盛!

補​​​​​​​血、補氣、補脾、補腎的中藥材:

搭配筍和九層塔頭(根)為藥引來燉補,

使藥帖中的(補養氣血、健脾補腎)之功能發揮至美之境界。

苦筍:有解毒健身,健胃消積之作用。

九層塔頭(根):芳香健胃,促進消化系統的運作。

歡迎加入粉絲頁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