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這題之前先大致自我介紹一下,答主在美國工作,五年數據分析經驗,前兩年半在信用卡行業做數據分析,近兩年半在互聯網公司做數據分析,去年收入整個加起來差一點到 30 萬美金。

大體來看美國的薪資直接換算成人民幣的話還是比國內要高點,不過如何做到年薪 50 萬以上,還是多少有點資格的。

(默認題目里說的 50 萬是人民幣吧?)

首先需要明確的一點,公司願意付給你年薪 50 萬,那麼你就需要為公司產生數倍於此的利潤。

這部分利潤可能是直接的,可能是間接的;可能是短期的,可能是長期的。

但不管怎麼說,總是需要你為公司帶來相應的價值,否則不可能持續。

那麼具體到如何給公司帶來價值,並進一步提升(也就意味著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年薪)呢?

在互聯網行業,謹認為需要做到以下幾點:對技術的掌握,對產品的理解,對數據的敏銳性,數據和產品之間互相轉化的能力,分析思維的廣度、深度和速度,數理統計的能力,溝通的能力,輔導新人的能力,面試把關的能力。

當然在不同行業會有一些不同,但大致思路是類似的。

【1】對技術的掌握

不一定需要非常高深的技術,但是基本的一定要過關。比如針對互聯網行業的數據分析,SQL 是一定要過關的。在這基礎之上,Python / R 可以提高長期的工作效率,但在初期並不一定需要。

簡單來說,技術能力決定了一名數據分析能力的下限,而對產品和業務的理解則決定了上限。

如果缺乏技術的支持,那就只能去當 CEO 了。

就好比在電影 Margin Call 里,底下的小兵負責分析數據,各種模型預測金融危機什麼時候會發生。

而對於 CEO 來說,他的任務就是決定大方向。

【2】對產品的理解

數據分析的目的是為了改進產品。如果缺乏對產品的理解,那麼技術再好,也有可能像是無頭蒼蠅到處亂撞。

或者是變成數據堆疊,提供一堆一堆的圖表,但其中有互相什麼關聯,能說明什麼問題,提供什麼樣的建議,卻並沒有好的想法。

如果是初入行的話,這還是問題不大的,因為新人可以有老闆帶著,或者是老人帶著,但是如果想要更進一步,那就必須能夠自己獨立的做項目。

尤其是在互聯網行業更是如此,除了新人之外,對大多數人的基本要求都是能單兵作戰,不需要詳細的指導。

同時在很多情況下,問題是很開放性的,對於如何解決並沒有一個非常固定的套路,或者是因為這完全就是一個新的問題,或者因為不同產品之間套路無法直接套用,需要做大量的調整和創新。

【3】對數據的敏銳性

對數據的敏銳性體現在兩方面,一是在結果還不是那麼清晰的時候,甚至根本就沒有什麼數據的時候,能夠大致感覺往哪個方向深挖是更有可能出成果的;二是在數據出問題的時候,能夠反應出來,及時找出原因。

一個經驗豐富的老司機,啊不是,老數據分析蝻,可以快糙猛的大概估算一下各個方面的機會有多大,大致的實施難度如何,風險是大是小,產品哪些方面是有缺陷可以改進的。

另一方面,是人就會犯錯,最大的區別在於有的人可以很好的糾錯,而有的人則需要別人提醒,還有的人即使別人提醒了也反應不過來。

【4】數據和產品之間互相轉化的能力

在互聯網行業,多數時候問題是很不清晰的,比如說問題可能是2017年新用戶留存遠差於2015年的用戶,如何解決?

對數據分析師來說,並不會有一個詳細的單子來告訴你都有哪些步驟,而是需要自己靈活處理。

一方面這些問題本身就比較新,雖然會有一個大致的套路,比如 AARRR 模型,解決增長需要先解決留存等等;然而再往下具體的時候,套路就沒有那麼固定了,因為不同的產品之間可以差別很大。

【5】分析思維的廣度、深度和速度

速度這個比較好理解,尤其是在互聯網行業,講究快糙猛,沒有時間精細打磨。

比如一個項目可以花兩個月時間做出 95%,也可以花兩周時間做 80%,那麼多數時候都會是後者。

廣度:產品的各個方面之間總是互相牽扯的。

如何分析各者之間的關係,如何保持一個合理的平衡,如何增加其中一個不過於負面影響其它,這些數據分析都需要在廣度上有一定的了解。

深度:有些問題一個人解決不了或者很難,多幾個人就可以了,比如說搬磚,十人人搬總會比一個人搬快得多,哪怕不是十倍速度。而有些問題,靠堆人力是沒用的。

【6】數理統計的能力

這一部分跟 1,3,5 是相關的。不一定需要特別高精尖,但是對於分析問題會有很大的幫助。

比如說如何識別數據分析里可能出現的錯誤,避免把團隊帶到坑裡。

【7】溝通的能力

除非兼任軟體工程師和產品經理的職,否則數據分析師總是需要通過說服產品和工程方面來改變產品,產生影響力。

有了好的結果是第一位,如何影響合作夥伴,讓他們接受自己的建議甚至比有好的結果還重要。

畢竟,沒有聲音,再好的戲也出不來。

【8】輔導新人的能力

毛主席說過,人多力量大,要把敵人淹沒在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中。

輔導新人,不只是團隊老大的要求,對於獨立貢獻者(individual contributor)也是一樣重要的。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

一個人的力量終究是有限的,如果把自己的能力複製到整個團隊甚至整個公司,是增大自己影響力最有效的辦法之一。

【9】面試把關的能力

大多數人應該都希望自己的公司處於一個增長的狀況,如果是高速增長那就更好不過了。

有增長,就必然要招人。

而招人並不是簡單的招人來幹活,而是招來更優秀的人進一步提高團隊的水平。

這對於高速增長的團隊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所以提高面試技能和精準的判斷面試者的能力,無疑是有效的擴張團隊的不二法則。

看完這些,你準備好年薪 50 萬,進而百萬,乃至千萬了嗎?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