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約翰內斯·維米爾被廣泛認為是荷蘭黃金時代的大師之一,與倫勃朗、梵高並稱荷蘭繪畫三傑。

《坐在維金琴旁的年輕女子》長25.1厘米,寬20厘米,從尺幅上來看很「迷你」,還沒有一張A4紙大。

維米爾是一個慢工出細活的畫家,留存在世的作品非常有限。目前,經認定確鑿為維米爾作品的數目為35幅,也有一說是36幅。而存疑的這第36幅作品,就是這張《坐在維金琴旁的年輕女子》,目前它是唯一一幅由私人收藏的維米爾作品。

這幅畫完成於1670年前後,畫面用一種簡化的風格描繪了一個年輕女子彈奏維金琴的場景。維金琴是一種小型鍵盤樂器,流行於十六、十七的歐洲。

這幅畫之所以存在爭議,就是因為這位年輕女子身上披著的黃色披肩。鑒定專家認為,這條披肩畫的太過粗糙,毫無美感,不可能是維米爾畫的。

但1993年開始的一系列技術檢查,通過對比這幅畫畫布和維米爾1670年完成的《蕾絲女工》(見下圖)畫布的纖維,證明了這幅畫確實為維米爾所作,並非贗品。

後來,經過X射線掃描和顯微鏡下觀察,專家發現這個黃色披肩是後來添加的。披肩下原本繪有精美複雜的裙子。倫敦國家美術館也存有一幅維米爾1670年前後完成的《坐在維金琴旁的年輕女子》(見下圖),尺幅要大得多,長51.5厘米,寬45.5厘米。這兩幅畫因為有相同的標題,很容易被混淆。


談到維米爾,腦海中第一印象是《戴珍珠耳環的少女》。今天咱們不聊這位「珍珠耳環的少女」,而來一起聊聊《坐在維金納琴邊的年輕女子》。

這幅畫作只有20厘米見方,雖然體型嬌小,但卻不容小覷。在這次倫勃朗和他的時代展出中,這幅《坐在維金納琴邊的年輕女子》可是搶盡了風頭。

了解藝術家維米爾的都知道,其現存大部分作品都是風俗畫,並且數量相對較少,已知的只有34幅。這幅《坐在維金納琴邊的年輕女子》是唯一由私人收藏,代表其成熟風格的作品。

畫中女子坐在維金納琴前,手指溫柔地觸摸著鍵盤,眼神望著觀賞者,面露一絲微笑。光線從上方的窗戶進入,微微照亮了她的半邊臉和頸上的珍珠項鏈。

在對這幅畫的研究過程中,發現了一個有趣的問題。十分吸引視覺注意力的黃色披肩,在畫中的比例是非常奇怪的。後來經過X射線比對分析,發現這個黃色披肩其實是後來在增加的。披肩下那件衣服原本有複雜精細的袖子,從手臂延伸到脖頸。她的襯裙本來裹在腰部位置,並沒有從肘部延伸到椅背上的大量褶皺。因此可以說明,畫作曾被改動過。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