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人表示:“我現在每次看到這段視頻,都試圖弄清楚‘你的腦子裏當時在想什麼?你在想什麼?’我不知道自己怎麼會這麼愚蠢。”

  當地時間4月9日,“美國男子折斷兵馬俑手指”一案有了結果。因爲多數陪審團成員認定被告無罪,當地法院判決審判無效,陪審團解散。檢方表示,將在5月15日前決定是否重啓該案件。

  此事要追溯到一年多前。

  2017年,陝西多家博物館的160多件文物在美國富蘭克林學會博物館借展。展覽從2017年9月底向公衆開放並將持續至2018年3月4日。

  2017年12月,美國男子羅哈納溜進富蘭克林學會博物館,折斷兵馬俑的拇指並將其偷走。

  記者致電負責此事的陝西省文物局,其交流處負責人表示,兵馬俑手指還在修復中,有關情況會做出進一步迴應。

  新華社資料圖

  辯護人:他只是一個喝醉了的孩子

  檢察官稱,羅哈納折斷了拇指然後拿回家,這是偷竊、是盜竊。羅哈納在庭審中沒有否認自己的行爲。他此前作證時曾表示,每次想起這件事,“我不知道爲什麼這麼蠢”。羅哈納的律師則稱,根據一項旨在起訴精心策劃的博物館搶劫案的法律,羅哈納受到了不恰當的指控,此案並非故意破壞文物的案件。據瞭解,有關方面將在5月15日前決定是否重審此案。

  另有美媒披露了一些關於該案審理的細節。

  據福克斯新聞網站4月10日報道,陪審團對邁克爾·羅哈納是否應該被判犯有包括盜竊和隱藏文化遺產物品在內的罪行進行了長達11個小時的審議。

  羅哈納的辯護人凱瑟琳·亨利在最後陳述中說,他只是一個喝醉了的孩子。

  而羅哈納本人則表示:“我不知道我爲什麼要破壞它。”他說:“我現在每次看到這段視頻,都試圖弄清楚‘你的腦子裏當時在想什麼?你在想什麼?’我不知道自己怎麼會這麼愚蠢。”

  報道稱,儘管羅哈納承認犯有這種罪行,但他的律師稱,根據相關法律,他沒有受到正確的指控。聯邦檢察官說,他們將在5月前決定是否重新審理此案。

  陝西文物交流中心:

  從未發生如此惡性事件

  據新華社當時報道,調查顯示,該男子名叫邁克爾·羅哈納,現年24歲,來自特拉華州,於去年12月21日參加在該博物館舉行的一場晚間聚會時偷偷溜進已經關閉的展廳,他與兵馬俑自拍,隨後折斷了兵馬俑左手拇指並放入自己的口袋,然後離開展廳。

  博物館工作人員於2018年1月8日發現這個兵馬俑少了一根拇指。聯邦調查局探員經調查後在特拉華州找到羅哈納,後者承認自己的行徑並交出藏在家中的兵馬俑拇指。

  羅哈納被起訴的罪名包括從博物館盜取重要藝術品並藏匿以及跨州運輸贓物。此後,羅哈納被保釋,條件包括上交護照、同意接受藥物檢測以及在庭審前不能出境。

  當地媒體援引富蘭克林學會博物館一名發言人的話說,這個兵馬俑將被修復,兵馬俑手指被盜是由於安保服務商沒有遵循標準流程操作。

  據當地媒體報道,該兵馬俑價值450萬美元(摺合成人民幣約2950萬)。

  事發後,根據國家文物局和陝西省政府相關要求,陝西省文物局責成展覽承辦方陝西省文物交流中心成立應急工作組妥善處理相關問題,要求美方展覽機構就此事向我方作出書面說明,同時要求美方加強對本次展覽的安全防衛和保衛力量,對展廳、展線、展品安防和技防系統再次進行嚴格檢查,杜絕安全隱患,明確和落實安全責任,確保所有文物在展覽結束前不出現任何安全問題。我方將根據“展覽協議書”相關條款嚴肅追究美方相關部門責任。

  陝西省文物交流中心相關負責人當時表示,中心已向美方博物館發函,提出將派2名長期從事兵馬俑修復的專家赴美,對受損兵馬俑進行修復。這名負責人說,陝西省文物交流中心過去40多年負責過逾260次文物外展,從未發生過如此惡性的事件。在此次合作展覽前,他們與美方博物館簽訂了詳細的展覽協議,並對其環境、安防、技防措施進行了全面考察,“但沒有想到會出現這樣的事情,作爲承辦單位深表自責,並將深刻吸取教訓。”

  借展文物如果損傷,該怎麼辦

  當時兵馬俑受損,國內不少專家指出,除了當地博物館安保不嚴是主因之外,兵馬俑裸展也是原因之一。

  那麼,兵馬俑到底能不能裸展,文物借展背後有何需要注意的問題,萬一借展的文物受損,該怎麼辦。記者採訪了浙江省博物館的專業人士。

  省博策展交流部門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博物館之間,文物借展是很正常的。這些年,國內外文物機構的展覽越來越多,借展文物的檔次也越來越高,可以說促進了文化的交流,但同時也對文物的安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他介紹說,一般借展的流程,需要出公函,審批同意後,需要簽署正式的協議。其中對文物借展的目的、展覽地點、時間、安保條件等都有詳細的條款。此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對文物的估價和保險。借展單位一般要做個估價,然後對方可以看情況決定是否要買保險。“因爲文物借展出問題的情況並不多見,以前文物保險的比例並不高,畢竟這是很大的一筆開支,但是這些年,文物保險的比例在提高,特別是跨國借展,幾乎都要要求買保險,因爲變數比國內多。”協議簽好後,文物出庫,此事雙方博物館工作人員均要在場進行文物的清點核查。然後展覽,結束後再雙方進行一次文物覈查,之後交接完畢。

  他表示,一般借展按文物材質和狀態的不同,時間和安保條件都有不同的要求。比如“脆弱”的古代書畫,借展最長只能是3個月,有時甚至只有1個月,而且對展覽條件要求很高。而類似青銅、瓷器等比較穩定的文物,展覽時間會放寬。

  記者詢問這次兵馬俑裸展是不是有問題。他表示,理論上講,一些青銅等文物裸展也是沒問題的。“但一般來說,借展的博物館是不會輕易同意裸展的,因爲裸展畢竟風險要高。”

  那借展文物出現損傷該怎麼辦?他解釋說,這個都是按協議走。有保險就走保險,沒有的話就雙方協商,一般都是對方博物館負責賠償等事宜。“說實話,文物一旦出事,就不是錢能衡量的問題。”

  來源:錢江晚報/浙江24小時記者 王曦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