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內被同一個小姐姐咬兩次,媽媽真覺得應該上來紀錄一下。 

1/7
晚上看到肥肥的小小手有紫色的傷痕,我想應該是被咬了吧! 
很心疼的望著天真的寶貝,問她手手痛痛嗎?她似乎不以為意,可能已經忘了吧! 
也這樣,媽媽的不捨纔可以放下一點點,雖然還是一直在想像那個景象,應該是痛的哇哇叫吧。 
隔天早上到學校我還是很掛心的詢問老師狀況,原來小雅阿姨不知道這件事情,說她會去弄清楚。  

下午就接到周阿姨的道歉電話,說昨天她聽到小熊在院子大哭,看到有老師處理所以沒有前去。 
當時是跟一個年紀相仿的大教室的姐姐搶木馬,因為爭執所以被咬。(還好是有原因的咬人,不然沒來由的咬人習慣是很恐怖的。
姐姐雙手佔住木馬,腳又不夠長踢不到小熊,只好用嘴巴出動。

據說這個孩子高興跟不高興都會咬人,還會很怪的咬人家的頭髮

周阿姨說那時小熊應該很痛,因為那個哭聲就是很痛的樣子。 (很奇妙地我欣然接受周阿姨說的痛,至少他不是掩蓋地說"還好",來讓我心寬一點) 

1/22又被咬了,而且兇手是同一個人!  

這次小姐姐在院子坐車子,小雞婆小熊去幫人家推車,人家不願意嘛,就被咬了。 

這次媽媽真的拍照下來了,當時看傷口還好,沒想到隔天竟然還起了水泡。  

而且這次小熊偶爾會靜靜的指著自己的傷痕說痛痛,媽媽的心更痛阿,孩子!我該怎麼教導妳保護自己呢? 
 

周阿姨說,曾經有個試驗把兩個都會咬人的孩子放在同個空間,讓他們互咬有時也會解決掉這樣的壞習慣。  

孩子之間動手是正常的。打架不好,打痛別人更不對。但是他們纔不到2歲,根本聽不懂不能打架的道理,更不知道打了別人,別人是什麼感覺。 

所以,嘗一嘗被打的滋味,才會明白打人是很痛的,所以不能動手打人。咬人同理可證。  

我也跟周阿姨討論到咬人孩子的心理狀態,通常他們會需要更多的關愛及擁抱,這些力量通常也可以化解這樣不愉快的動作。 
 

小小一個班只有11個孩子,其實也是一個小小的社會,孩子在這個生存環境中自覺地學習怎樣「生存」的本領,就好像是本能。 

一個從沒有被人「打」過的兒童開始「體驗」被打,這是他人生路上必然遇到的「事件」。  

是否我也不要這麼驚慌,反過來想這是他的寶貴經驗,他會漸漸認識到人與人的不同(有的小朋友不打人),學會選擇朋友。  


孩子去學校一段時間後,受傷的事情,我確實比較看淡一點了。
  

剛開始是蚊子咬,瘀青或是什麼傷痕我都很在意,心頭會有一點點小割傷般的痛。  

畢竟,在生理上的照顧,學校很難跟家裡亦步亦趨的關照來的好。  

而且咬人是一瞬間的事情,並不 能怪 老師沒照顧好,只能調整自己的心態,也希望孩子能藉此獲得成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