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能不能感受到疼痛吗?之前,这在科学界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有的科学家说鱼没有一种叫新皮质的结构,所以感觉不到痛苦。

但现在,有科学家发现,在鱼身上有和人类相似的,感受疼痛刺激的神经。

鱼,没有痛觉?

早期,科学家发现,当在鱼的头盖骨上钻孔时,它们依旧可以正常地吃东西、游泳,而且还能产卵、造房子,所以之前科学家认为鱼没有痛觉。

有些人也认为,像鱼这样大脑不发达的冷血动物是没有痛觉的,例如,怀俄明大学动物学荣休教授詹姆斯认为,鱼根本就不像人类、灵长类和另外某些哺乳动物那样拥有大号的、密实的、带有褶皱的大脑皮层。

而大脑皮层被认为对感官知觉和意识的存在至关重要。

不,鱼也是会痛的

以上的说法,其实已经被科学家们推翻了,一些研究显示,和人一样,鱼也是能感受到痛苦的。

在一项研究中,研究者往装著虹鳟鱼的鱼缸里扔进去一大把色彩鲜丽的乐高积木。通常情况下,虹鳟鱼会避开突然出现的陌生物体。

但科学家给虹鳟鱼注射了一剂醋酸后,它们的防卫行为就大大减少了,这可能是因为醋酸带来的疼痛使它们无暇他顾。

而在对比试验中,同时注射了醋酸和吗啡的鱼却会充满警惕地躲避。吗啡是一种止痛剂,会让生物对疼痛的体验变得迟钝,但不能移除痛源本身。这就说明,鱼的能意识到疼痛。

另一个实验中,研究者往虹鳟鱼唇部注射了醋酸,之后,这些鱼开始快速地呼吸,在水底前后摇晃,用石子和缸壁摩擦嘴唇,同时注射了醋酸和吗啡的鱼也表现出部分上述反常行为,但程度要弱得多。

鱼是怎么产生痛觉呢?

在一次实验中,研究者给斑马鱼两个可供选择的水族箱:一个一片荒凉,什么都没有;另一个里面有石子、植物,还能看到别的鱼。两个水箱可以连通,所有斑马鱼都更喜欢待在生机勃勃、精心布置过的水族箱里。

这时,往一些鱼身上注射醋酸,再往荒凉的水族箱里灌注可止痛的利多卡因,此时它们就改变了偏好,转身离开生机勃勃的水族箱。而如果把止痛剂直接注射进鱼身体里,那么它们就留在了环境丰富的海域。

而科学家在解剖学上也发现了一些证据,鱼体内有一种叫做伤害感受器的神经细胞,这种细胞可以探测潜在的伤害,比如高温、强压和腐蚀性化学物质。和哺乳动物一样,鱼也会分泌出一种先天止痛剂——阿片样物质。

所以,鱼是有痛觉的,当然,鱼的痛觉比人类的痛觉要简单得多。它们的痛觉感受器没有人类的多,神经通路没有人类复杂,神经系统没有人类高级。

但不管怎样,各种有力的证据的出现让科学家们普遍开始接受世上还有一种痛叫「鱼之痛」。

(来源:长沙海底世界)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