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智能手機拍照功能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改功能也逐漸成爲各大國產手機主打的賣點之一。大家都喜歡在發佈會上擺參數、列數據、拽專業名詞來表明自身的拍攝功能有多好,然而這樣對於經常研究數碼產品、喜歡轉悠科技圈的用戶來說當然能夠提供一定的參考,但對於絕大多數的普通用戶來說,似乎並無太多幫助。於是一些機構對於手機的測評成果就成爲普通用戶選擇手機的重要參考。

  信任危機將大衆推向DxOmark

  但國內測評機構的公正性一再受到質疑。前有號稱“客觀”、“公正”、“第三方”的ZEALER被小米投資,導致人們懷疑它的公正性(當然其本身在某些視頻中存在春秋筆法的行爲也一直爲人所詬病),後有跑分軟件安兔兔被發現前法人代表居然是雷軍,這就不免讓人懷疑小米即當裁判又當運動員。

  對國內測評機構不放心,那就找國外的唄。DxOmark針對手機拍照和攝像的評分開始逐漸走進了大衆的視野,最爲引人注目的就是華爲P20 Pro的拍照測評結果霸佔DxOmark手機拍照測評榜首足有一年,如今被P30 Pro代替…...

  DxOmark是法國知名圖像處理軟件DxO公司推出的網站,官網的介紹翻譯成中文是:DxOMark是成立於2008年,一個科學地評估智能手機,鏡頭和相機成像質量的獨立基準。DxOMark得分是使用行業級實驗室設備的嚴格科學協議的結果,總結了我們對設備照片和視頻質量的評估。分數越高,圖像質量越好。

  DxOMark作爲世界知名的相機評測權威機構之一,在2012年推出

  DxOmark Mobile,用於測評手機相機的成像質量。隨着國產手機廠商紛紛加入測評,並將其分數作爲重要賣點之一,這讓原本只在攝影圈活躍的網站,成爲了大衆平民也常閱的網站。

  最權威公正的“裁判”疑似收黑錢?

  按理說這樣一個國際知名的網站,權威性絕對足夠,然而沒過多久DxOMark就被曝出收“指導費”的新聞。簡單來說就是DxOMark這邊給予手機廠商調校指南,而調校的方向自然也是DxOMark的評分標準。

  雖然DxOMark官方發文澄清,說所有評測機器都是由官方自己購買的機器。但不得不說DxOMark原本就是靠圖像處理算法盈利的(就是賣優化相機成像的算法)。這在外人看來不就是規則制定者來參加比賽的感覺麼?那有沒有手機廠商向DxOMark購買了算法呢?答案自然是有的,在去年的發佈的手機中一加5向DxOMark購買了算法,並且在去年的DxOMark榜單中以87分獲得了第三名。

  那麼,DxOMark的評分到底夠不夠客觀?

  答案是,在其測評的限定條件內,DxOMark的評分確實足夠客觀,但其評測方式有着一定的不足(當然任何一種評測的方式都有),具體要看個人對手機照相的需求傾向。下面就爲大家詳細解釋一下。

  首先,DxOMark的官網有說明非常重要的一點:大部分成像質量標準的測試是在智能手機攝像頭處於默認(自動)模式下進行的。我們僅在啓用散景(人像)模式、閃光燈和變焦功能之時進行手動幹預。

  也就是說,所有手機的DxOMark的分數,除了散景(人像),閃光燈和變焦功能之外,其他測試都是在默認模式下基於直出的JPG圖像進行的,雖然很多旗艦手機都可以輸出十幾M甚至幾十M的Raw格式的底片,但DxOMark仍然認爲手機的意義在於直出。再進一步地講,什麼AIS手持超級夜景、徠卡色彩、AI場景識別,什麼流光快門,什麼專業模式,都和分數無關。

  但JPG格式的圖片是經過算法處理的,各家手機都不太一樣,對於消費者來說,各花入各眼,不去實測或看樣張,單看評分恐怕不一定符合自己日常的審美。

  其次,DxOMark在手機的默認模式下進行測評,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公平性,但也有漏洞可鑽。

  舉個簡單的例子,小米9的拍攝功能目前在DxOMark的評分位於首位。

  在小米9剛剛發佈的時候,友媒愛否科技拿到樣機對小米9進行測試,在測試拍攝的環節,用了四款手機來進行對比。在手機防抖這個項目上,小米9的日間拍攝能力排在第一,到了夜間,畫面觀感不如iPhone,防抖能力也有所下降。

  在視頻解析力方面,小米9和iPhone XS Max還是有一點差距存在。

  那麼爲什麼小米9的錄像功能評分會高於iPhone XS Max?

  從DxOMark提供的錄像測評項目中發現,小米9正是在視頻解析度上勝出iPhone很多。

  並且DxOMark提到,小米9是他們評測過的第一款默認拍攝4K視頻的手機。

  實際拍攝情況爲何會與評分不符?

  這就涉及到我們在上文提到過的,DxOMark在測評手機拍攝功能時,一般都在默認模式下直接進行測評。iPhone XS Max支持4K拍攝,但其默認模式是1080P,小米9的默認拍攝模式就是4K,清晰度不同測評的結果自然不同,也就是說二者從一開始就不在同一起跑線。

  驗證發現,首批小米9的默認拍攝模式是1080P,在後續的固件推送中默認改爲了4K,這也就能解釋爲什麼小米9在實測時拍攝結果不如iPhone XS Max,因爲彼時二者處於同一起跑線。

  關於測試的公平性,DxOMark並不是一個暗箱操作的測評機構,是很透明的。

  不存在所謂“薛定諤的DxOMark得分”,對於每一個上榜的手機設備,在相應的評測文章裏都有詳細的小分加以說明,如果你覺得這個設備在某一項評測指標上並不突出,甚至很差,不要奇怪,去查查相應的小分,說不準這個設備哪一項評測指標的得分相對於其他旗艦機並不突出。至於具體有哪些評測指標參與評分,DxOMark官網上也給了詳細的說明,在拍照方面的。評測指標如下:

  曝光對比度,包括動態範圍、曝光重複精度和對比度;

  色彩,包括飽和度與色調、白平衡、白平衡重複精度及色差;

  紋理和噪點;

  自動對焦,包括畫面柔軟、畸變、漸暈、色差、振鈴效應、耀斑、鬼影、混疊和摩爾紋等;

  閃光燈;

  變焦,在多個不同物距下測試;

  散景;

  視頻拍攝上的評測指標少一點,如下:

  曝光;

  色彩;

  紋理和噪點;

  自動對焦;

  僞像;

  防抖

  評分呈現格式效果基本上是這樣:

  每一個小分都給的清清楚楚,但DxOMark沒有標明的是,每個評測指標對總分影響的權重,不公佈這一點可能是DxOMark爲了防止廠商在權重佔比較大的方面加大投入,但這也給DxOMark留下了話柄,也就是上文提到的收取“指導費”,給手機廠商調校指南。

  綜上所述,DxOMark確實具有很強的權威性,但不能單看評分就來判斷一款手機的照相適不適合自己用,如果手機拍照是你經常用並且十分重視的一個手機功能,參考評測中詳細的小分以及拍攝的樣張是必不可少的,這樣才能在沒入手手機前有一個全面直觀的瞭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