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中國東部首批對外開放的14個沿海城市之一的溫州市,與中國西部省區市在經濟發展GDP總量規模上進行比較,毫無意義。既沒有發展條件上的可比性,也沒有比較的科學性、同質性。這樣的比較只會助長溫州在發展認識上的自娛、自樂、自滿與盲目樂觀情緒。正如有些網友與學者對‘’溫州模式‘’與‘’蘇州模式‘’的討論沒有可比性一樣,任何一個區域經濟體的發展沒有一個是固定的一成不變的‘’模式‘’。

  因爲隨着政策的變化,環境整治,很多小型的加工廠搬遷到外地。那麼本地當的主要消費力量也隨着流失。外來務工人員也是減少了很多。沒有主要的消費力量就導致餐飲行業極速下滑。我工作的這個地方在13年的時候年營業額差不多150萬到200萬之間。隨着每年都呈直線下滑,今年更是隻有幾十萬。而且用工成本上升,各種檢查相對比較嚴格。原來每桌消費都得好幾百,現在消費一百來塊錢都嫌貴了。當然經濟確實也有整體下滑,也隨着消費觀唸的改變,多數人都是理性消費了。更現實的就是大家的錢都難掙了,花錢也是能省則省。

  上世紀80年代,著名經濟學家費教通曾對“溫州模式”做了權威性的解讀,認爲溫州是以商代工的“小商品、大市場”,“溫州模式”在於它提出了一個由民間自發遍及全國的小商品大市場,直接在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建立起了一個無孔不入的流通網絡。 溫州的敢想敢幹、勇於打拼的創業精神沒有過時,任何時代都需要。溫州今天經濟發展前景變得暗淡,主要原因在於產業升級換代沒有跟上。而珠三角地區卻主動發力產業升級,因此廣深佛莞的城市欣欣向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