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風靡A股的“兜底式增持”鎖定期近期陸續到來。根據記者統計,目前至少七成響應兜底增持的員工股票處於浮虧狀態,如果要全部兜底,這些公司董事長合計要掏出1634.41萬元(不包括3家沒有發佈具體增持資料)。

20餘家公司兜底本月到期
一年前A股市場的大幅調整,二級市場持續走弱,不少公司股價承壓。多家公司董事長紛紛發出倡議書,表示股價出現“非理性下跌”,強調“公司股票投資價值已經凸顯”,倡議公司員工積極買入自家公司股票,且員工持股期間的虧損“由本人予以補償”。
於是,“兜底式增持”在2017年6月密集上演。據記者不完全統計,僅2017年6月,A股有23家上市公司董事長或實際控制人鼓勵公司員工積極買入自家公司股票,其中包括奮達科技、安居寶、星徽精密、科陸電子、星輝娛樂、長城動漫、長城影視、寶萊特、凱美特氣、智慧松德等。

奮達科技是最早宣佈兜底式增持的上市公司之一。2017年6月2日,奮達科技控股股東、董事長率先以兜底為承諾鼓勵員工增持,倡議公司及全資子公司全體員工積極買入奮達科技股票。

實際控制人承諾,凡2017年6月2日至6月6日期間淨買入的奮達科技股票,且連續持有12個月以上並在職的,若因增持產生的虧損,由實際控制人予以補償,收益則歸員工所有。

大部分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承諾“鎖定期”12個月,這意味著大部分將在本月到期。這些股票的股價表現目前如何?

事實上,“兜底式”增持公告發佈後,立竿見影推動股票價格上漲。奮達科技公告當日股價漲停,次日再漲3.45%;安居寶受兜底增持利好刺激,股價在2017年6月5日下午直線拉升至漲停,2017年6月5日-6月8日累計上漲38.92%。

不過,隨著發佈“兜底式增持”倡議公司增多,“漲停效應”迅速消失,不少公司股價很快回檔。截至2018年6月1日,奮達科技收盤價回落至8.94元/股,相比13.05元/股的員工增持均價已下跌31.49%;安居寶股價報收於5.08元/股,相比9.03元/股的員工增持均價跌幅達43.74%。

超過七成股票浮虧
隨著兜底承諾臨近到期,這些公司的股價走勢,大多並未因兜底式增持而走強。據記者統計,在上述23只發佈兜底式增持計畫的個股中,有17檔股票價格出現下跌、占比超過七成。其中,9只股跌幅超過10%,4只股跌幅超30%。

這些兜底增持的規模有多大?據記者統計,上述員工增持計畫中,增持資金達到1.13億元,3家公司董事長兜底規模超過1000萬元。如果要全部兜底,這些公司董事長合計要掏出1634.41萬元(不包括3家沒有發佈具體增持資料)。

值得注意的是,“兜底式增持”出現了升級版。2017年6月12日,驊威文化實際控制人郭祥彬承諾,凡在2017年6月12日至6月15日期間,公司員工使用自有資金淨買入公司股票,且連續持有達到12個月並在職的,如因在前述期間買入公司股票實際產生的虧損,由實控人予以補償,收益則歸員工個人所有。

該實控人還進一步承諾,如果員工淨買入驊威文化股票在持有期間(達到12個月)收益不足10%的,由其本人予以補足;若連續持有時間不足12個月即發生減持行為的,或自買入之日起12個月內離職的,則不予補給。

根據後續進展公告,驊威文化共有36名員工響應了增持號召,共計投入資金778.14萬元進行增持,增持均價每股10.04元。但此後公司股價一路走跌,在2018年6月1日跌至兩年來的最低點達6.38元/股。截至目前,如將10%的保底收益計算在內,驊威文化董事長需要支付361.48萬元才能兌現承諾。

【中央網路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