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楊瑞

來源 |財經三分鐘(qgq1818)

天下之大,果真是無奇不有!

就在獐子島甩鍋扇貝跑路,導致公司業績變臉後,別說喫瓜股民一臉懵逼,就連監管層都驚呆了。

然而沒想到的是,就在農歷豬年來臨時,又一家上市公司,爆出更讓人無語的甩鍋大戲。

不得不說:戲如人生,人生如戲!

1

“內地養豬第一股”業績變臉;

27萬頭豬成冤魂

猝不及防!

近日,素有內地養豬第一股,被市場給予厚望的畜牧業之王——雛鷹農牧,突然爆出醜聞!

1月30日晚間,雛鷹農牧公佈了業績預告修正公告:

公司預計虧損29億元-33億元,而上年同期盈利4518.88萬元。

消息一公佈,市場一片嘩然!

雖然公司業績下跌在預期之內,但是從盈利到巨虧幾十億,這變臉的速度,恐怕是川劇藝術都嘆為觀止。

更狠的是,從2018年6月開始,公司已經出現資金流緊張局面。

要知道,對於一家企業而言,無論戰線拉的多長,攤子鋪的多大,只要資金鏈崩裂,任誰都是迴天乏術。

而雛鷹農牧資金流緊張局面,已經持續了半年之久,不由得讓無數投資人背後發涼。

常言道,一分錢難倒英雄漢。

那麼,曾經財大氣粗的雛鷹農牧,又是如何淪落到如今的地步?

公司官方給出的回應是:

由於資金緊張,飼料供應不及時,公司生豬養殖死亡率高於預期。

是的,你沒有看錯!

雛鷹農牧舊年太缺錢,結果連豬飼料都買不起,然後豬被活活餓死了,公司因此損失高達近4億!

4億是什麼概念?

市場估價,一頭成年豬大概售價1500。

也就是說,雛鷹農牧足足餓死了接近27萬頭豬!

而處理如此天量的死豬,公司需要消耗多大的人力、運力?

對於那些冤死的豬來說,果真是:豬在欄中坐,鍋從天上來!

2

會哭的孩子有奶喝;

騙補疑雲四起!

飼料供應不足,餓死27萬頭豬,即使是生產資料極度匱乏的上世紀,都絕無罕見。

何況是如今?

輿論在震驚的同時,有關雛鷹農牧騙補的質疑,也開始甚囂塵上:

豬到底是死了?還是公司故意虛構擴大誇大損失,試圖騙取國家補貼?

畢竟對於雛鷹農牧而言,這並不是第一次騙取國家巨額補貼。

早在2014年,黨媒下屬的《證券日報》,曾經刊發了一篇題為《雛鷹農牧所謂生態豬舍空置 涉嫌套取國家補貼》的報道,揭開了雛鷹農牧的真面目。

在2013年1月份-9月份,雛鷹農牧通過養豬項目,向國家累積申請了780萬的政府補助。

2012年為575萬元,2011年為421萬元。

拿到補貼,就必須真養豬,否則就是騙補!

而根據雛鷹農牧的公開宣傳,僅僅在河南省三門峽市,公司就有年出欄30萬頭生態豬、20萬噸飼料加工暨特種的養殖項目。

然而,當媒體實地採訪後,卻發現多數都是空豬舍,並沒有豬。

而建一棟豬舍成本僅僅二三十萬元,但是上報給國家的卻高達三四百萬元。

就連當地村民都能看出來:這就是騙補!

然而紙終究是包不住火的,騙補卻養豬,終究是要露餡的。

隨便一個項目,就虛報30萬頭,累積下來,雛鷹農牧全國範圍內虛報數得有多大?

虛報的豬不可能憑空消失!

除非突然死亡!

於是,我們就看到了前文中的27萬頭豬,被活活餓死的鬧劇。

3

鬧劇背後:誰最受傷?

扇貝跑了,還能游回來。

而被餓死的豬,卻無法死而復生。

雛鷹農牧撒出去的的謊,蹩腳又生硬,一場鬧劇背後,誰最受傷?

國家?

乍一看,似乎並沒有錯。

畢竟一個項目,僅僅三年不到,就被騙補近2000萬。

而這些項目經費,本應該是撥給更需要的養豬人,但是由於雛鷹的矇蔽,國家損失的不僅僅是數千萬的補貼,更是養豬對國家補貼機制權威性的質疑。

然而,跟背後的投資人,尤其是真金白銀扔進去的股民相比,國家似乎並不是最受傷的。

要知道,數千萬對於國家而言確實是一筆巨額支出,但相對天量的財政預算而言,即使損失亦是九牛一毛。

而股民,基本都是全身家的砸進去,一旦遭遇資本市場黑天鵝,承受力相當脆弱。

縱觀此前的造假醜聞被爆出後,上市公司股票動輒上演連續跌停悲劇,此次雛鷹農牧因為春節躲過一劫。

然而,該來的終究逃不掉。

只是心痛雛鷹農牧的股民:公司造的孽,卻要你們來擔責。

4

騙補為何屢禁不絕?

國家補貼的初心,是扶持特殊行業,或者重點企業。

然而在實踐中,卻因為騙補層出不窮,而讓政策的效果大打折扣。

不僅僅畜牧業,就拿曾經如日中天的新能車行業來說,在巨額補貼的誘惑下,許多不具備資質的車企,也相繼加入了新能車大軍。

有些車企,鋌而走險,騙取國家補貼。

在2016年,四部委對全行業的93家企業騙補情況進行排查。

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

93家企業,騙取補貼的居然高達72家:這幾乎是羣體式騙補!

騙補車輛總計達到76374輛,涉及金額共92.707億元。

也就是平均一輛車,企業騙補高達12萬!

然而即使騙補額度如此高,窩案騙局被揭穿後,最終監管的棒子,也只是高高舉起,輕輕放下。

犯錯成本如此低,獲利卻數百、上千萬,試問誰會不冒險?

要想徹底杜絕騙補亂象,僅靠申報企業的自我約束,顯然是不現實的。

唯有監管敢下狠手,才能讓心有貪欲的企業,望而卻步。

何況,一旦企業喝奶上癮,試問,一個依靠喝奶而長大的胖子,即使外表強壯如牛,然而真的抗打嗎?

國家減少補貼,主動斷奶,用倒逼機制,推動畜牧業的市場化。

而市場規則下的優勝劣汰,也往往意味着:強者恆強,弱者出局。

掃描郎CLUB微信加為好友,及時瞭解最新點評,點擊分享,讓更多朋友關注。


極大智,視天下!匯聚政商民智,解析財富生活。這裏聚合了郎鹹平、陸新之、邵宇、劉煜輝、林採宜、陸亦琦、胡慎之等專家學者,尖銳、嚴謹、不從眾。整合各方資源成就一個全方位、立體化、有號召力的品牌和內容提供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