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聲響起:「你擁抱熱情的島嶼,你埋葬記憶的土耳其,你留戀電影裡美麗的不真實的場景。」

 

這是歌手陳綺貞的歌曲〈旅行的意義〉。橫跨歐亞大陸的土耳其,的確是旅人心目中的聖殿,過去五年,臺灣赴土耳其觀光人數成長了四倍,一年達到了七萬人。

 

就算是七萬人,也佔臺灣人口不到千分之四,一般人誰會知道土耳其里拉?更別說其實臺灣人到土耳其觀光,帶的多半也是美元或歐元。

 

結果當美國政府制裁土耳其,引發土耳其里拉貶值之後,剎那間大家都知道土耳其的貨幣叫里拉。接下來金管會公佈了統計數字,所有臺灣金融機構及投資人對土耳其的投資達到一三八七億元,其中屬於投資人透過基金投資的就有四三○億元。

 

怎麼可能?

 

當然可能,臺灣的金融機構,在過去幾年常常推出「高利」的外幣保本型商品,像是南非幣、土耳其里拉,但是保的是「外幣」的本,這些貨幣利息高,但是相對的,貨幣貶值的機會也高,金融機構會告訴你我,不但可以賺利息,本金也在,但是沒說的是:很有可能,最後本金利息換算回新臺幣,其實是大虧。

 

就像這次的土耳其里拉,已經讓臺灣的投資人蒙受極大損失。下一個問題是:土耳其會不會引發更大的金融風暴?

 

有些動見觀瞻的大咖的確是這樣想的,這其中包括二○○八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他指出,土耳其可能觸發系列反應,重演亞洲金融風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