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具有偉大夢想精神,中華民族充滿變革和開放精神。幾千年前,中華民族的先民們就秉持“周雖舊邦,其命維新”的精神,開啓了締造中華文明的偉大實踐。

  ——習近平2018年12月18日在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會上的講話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出自《詩經·大雅·文王》。大意是說周國從后稷開始,經歷了千年,卻始終是一個偏處西陲的小邦小國,自周文王登位後,革故鼎新,勵精圖治,使國家逐漸強大,給人民帶來了光明和希望。這句詩說明瞭改革創新在一個國家和民族發展中的重要性,富含深厚的哲理,習近平總書記對此詩的援引,旨在強調中華民族自古就具有強烈的創新意識。

  “中華民族以改革開放的姿態繼續走向未來,有着深遠的歷史淵源、深厚的文化根基。”幾千年波瀾壯闊的中華民族發展史,除舊佈新、追求卓越的偉大精神創造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其命維新”,其本質是要破除阻礙當下發展的舊觀念舊做法,其核心是要建立能引領未來發展的新觀念新做法,中國古代的先哲們對此早有認知並且高度重視,在許多重要典籍中均有提及。

  商湯時期《盤銘》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就說明瞭創新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如此才能推動社會的持續進步;《管子·正世》的“不慕古,不留今,與時變,與俗化”,批判了因循守舊、抱殘守缺的思想,告訴人們,只有在實踐中不斷創新,因時而變,順應時代的潮流,才能做到今勝於昔;漢代揚雄在《太玄·玄瑩》中說“夫道,有因有循,有革有化。因而循之,與道神之。革而化之,與時宜之”,通過“因”與“革”的辯證關係,說明瞭事物的轉化過程是在繼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唐代劉禹錫在《問大鈞賦》中說“以不息爲體,以日新爲道”,強調了人的主觀能動性,倡導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突出了自強不息、創新不止的思想。

  改革創新是推動民族進步和社會發展的不竭動力,是祛除社會弊病,使國家強盛的重要手段。一個民族要想走在時代前列,走在國際先列,不能沒有改革創新。

  我國古代許多轟轟烈烈的變法改革,都印證了這一道理。春秋時期的管仲相齊,是中國歷史早期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改革。管仲在齊桓公的支持下,對齊國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特別是在經濟領域提出“凡治國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則易治也,民貧則難治也”,把富民放在首位,爲齊國稱霸中原做好了充分準備。戰國時期發生在秦國的商鞅變法,更是一次意義深遠的改革運動。它通過實施“廢井田、開阡陌、獨尊君王”等一系列法律法規,使秦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爲之後秦始皇統一天下奠定了基礎。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上下五千年,發生在這片熱土上的大大小小的改革運動,此起彼伏,不計其數,其中對中國歷史影響深遠的還有北魏孝文帝改革、北宋王安石變法、明朝張居正改革……這些改革變法運動,不同程度地推動了當時的社會進步,甚至深深影響着後世,並給今人以啓示。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七十週年。新中國的成立,掀開了中華民族嶄新的歷史篇章,回顧歷史,社會主義改造的偉大勝利,實現了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是今後中國一切進步和發展的基礎;改革開放四十年,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與不斷髮展,讓中國人民過上了富裕安康的生活,國家的綜合國力突飛猛進,事實已經證明並將繼續證明改革開放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在改革創新的路上,勤勞的中國人民以探索進取的勇氣和氣吞山河的豪氣譜寫了一曲又一曲自強不息、頑強奮進的壯麗史詩!“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更是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強烈的責任擔當,全面深化改革、擴大對外開放,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以新的發展奇蹟掀開改革開放新的歷史篇章。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令每一箇中國人自豪而充滿幹勁,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

  越是離成功不遠的時候,越是最困難的時候。改革越往後,越是難啃的硬骨頭,改革的複雜程度和困難程度正在不斷加大。這更要求我們有敢闖敢幹的勇氣和自我革新的擔當。“爲者常成,行者常至”,一切懷揣夢想、肩負重任的“追夢者”,讓我們向前奔跑,共同開創未來,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王成永 茆廷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