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天,湖南多地都是高溫天氣,益陽更是達到30℃。8號那天,4歲的琪琪一大早跟着爸爸開心地去幼兒園,但是爸爸在開車的途中來了個電話,就玩起了手機。之後全然忘記女兒還沒有下車,直接下車鎖了車門。

  一直到當天17點,琪琪媽媽去幼兒園接她時才發現孩子不在。就趕緊給琪琪爸爸打電話,兩人着急地四處尋找,最後在自家小車後排的座椅下面,看到了已經全身發紫、失去呼吸的琪琪。而此時距離早上送孩子上學的時間已經過去了9個小時,這意味着琪琪很可能是在高溫的車裏活活被悶死的。

  面對這個噩耗,琪琪父母把責任全推給了幼兒園。覺得孩子沒有去上學,幼兒園老師竟然不知道,也沒有聯繫他們,質疑學校的考勤制度和專業素養。琪琪爸爸稱這所學校價格不菲,在當地也算好的幼兒園,不應該犯這樣的錯誤。

  最後經過當地教育局的協調,雙方達成了和解,園方願意賠償3.2萬元。教育局也表示以後會更注重園區安全督導工作,一定杜絕這種事件再次發生。

  然而大多數網友卻覺得事情的主要責任還是在於孩子的父親,因爲是他的過失才害死了自己的孩子。

  很難想象一個4歲的孩子在悶熱的車裏掙扎的那幾個小時,一定很絕望很害怕。我們都知道因爲孩子的體溫調節系統沒有發育完善,很難去調節體溫適應環境。環境內的溫度越高,孩子的體溫也會越高,容易產生中暑的情況,再加上車子內部密閉不透氣,可能導致孩子窒息死亡。

  那怎樣纔可以防止類似的事情再次發生?作爲家長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

  1、不能把孩子單獨留在車內,很多家長都有僥倖心理,覺得把孩子一個人留在車內幾分鐘沒什麼。這是因爲他們沒有考慮過潛在的危險,無論咋樣,家長在下車前一定要養成檢查全車的習慣。

  2、很多家長爲了保護隱私,會去貼些過暗的車窗膜。但是如果裏面有孩子發生意外,外面的人就看不到。所以儘量貼些淺色的車窗膜,這樣即使有什麼情況,外面的人也能及時發現,從而營救。

  3、家長可以在上車後把手機、錢包還有其他隨身物品放在後排,這樣在離開的時候就會去看後排座,也不會把孩子單獨落在車上。

  4、家長也要在平時生活有意識地教孩子解安全帶,還有按喇叭和解鎖車門這些緊急操作,最好在車內自備個安全錘,告訴孩子放置的地方以及如何砸開車窗。如果孩子還小,也可以準備兒童哨子或是小喇叭等發聲玩具,這樣孩子在緊急情況下可以進行求救。

  5、最後家長有條件地也可以給孩子佩戴電話手錶,方便緊急時聯繫家長求助。或是買個藍牙防丟器,放在孩子身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