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的賈母,一直是以一副活菩薩的面目出現在衆人面前的,看上去慈祥可愛,和藹可親,而且“惜老憐貧”善待下人。去清虛觀打醮,鳳姐打了剪燈花的小道士,賈母忙喚賈珍來好生安慰,並給了小道士幾吊錢買饃喫。

  唱戲的齡官因爲長得有幾分像林黛玉,賈母就格外賞賜了齡官,口裏說着“怪可憐見的”。總之,賈母似乎就是一個惠澤八方的大善人。事實果真如此嗎?其實不然。

  賈母的每次“施恩”都與她的兩塊“心頭肉”有關。一個是清虛觀裏的小道士,跟寶玉差不多年紀,算是寶玉的同齡人;第二個是齡官,因爲酷似黛玉,所以愛屋及烏。對於自己的孩子們,賈母確實是一位慈祥可親的老奶奶。

  但對別人家的孩子呢?比方鴛鴦、晴雯?這兩個丫頭原本都是賈母的“心頭愛”,是極看好的。晴雯不僅長得像黛玉,而且做得一手好針線。又聰明伶俐,性格與黛玉也有幾分相似。所以她纔打算給寶玉做妾。

  但晴雯被趕走後,賈母一沒有設法“施救”,二沒有妥當“安置”,三沒有過問下落。晴雯被趕出去以後,賈母立刻就把她當成了一顆棄子,無心搭理了。

  第二個是鴛鴦,鴛鴦也算是賈母的心腹了。她在鴛鴦要被兒子賈赦強娶的時候,護下鴛鴦,並不是真心爲鴛鴦打算,而是因爲自己的“需要”。畢竟這是一個用起來很順手的“柺杖”。

  鴛鴦母親去世時,賈母竟不準鴛鴦回去送殯舉哀,守孝盡心。我們甚至都不知道鴛鴦的娘死了。直到襲人的母親去世,在過節的時候沒出來伺候寶玉,賈母就說襲人“拿大”。王夫人和鳳姐解釋說,襲人的娘死了,熱孝在身,不便前來。

  賈母道:“哦,原來如此,鴛鴦的娘前兒也死了,讓她們兩個一塊作伴去吧。”賈母說這話說的輕描淡寫,彷彿死了一隻貓。鴛鴦這期間根本沒離開過賈母,也就是說,賈母都沒有恩准鴛鴦回去爲母守靈。何等自私冷血?

  這一點上,王夫人比賈母強得多,雖然金釧是死於自己的行爲過激。但王夫人當時也沒想到後果會這麼嚴重,之後,王夫人積極的贖罪和補救,厚葬金釧並且讓金釧的妹妹玉釧拿兩份工資。

  襲人的母親死了,王夫人不但允許她回去守靈送殯,還賞了四十兩銀子,並體諒她熱孝在身,不到前方來伺候。同樣是自己的看好的丫頭,王夫人的做法和賈母的做法大相徑庭,令人欣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