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由於“穆罕穆德軍”一手策劃的一次爆炸襲擊,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的衝突再次爆發,然而,在印巴之間的幾次空中交手中,印度一直是“喫癟”的那一方。除開被巴軍捅掉了一架米格-21戰機以外,印軍還有一架米-17直升機墜毀,機毀人亡。

不過,印度空軍在歷次衝突中,其實還算是比較“撐面子”的,印度的地面作戰,很多時候都是一團漿糊。在近期的一些地面衝突中,印軍作爲正規軍,多次被武裝堪稱“萬國牌”,甚至還揮舞着李-恩菲爾德No.4和毛瑟Kar98k等“手拉機”的遊擊隊暴打。

國產步槍故障百出,印軍面對遊擊隊頻遭慘敗,印急購75萬支AK救場

在印軍的數次慘敗中,印軍的國產製式步槍INSAS是印軍失利的重要原因之一。INSAS這款步槍在設計時吸收了德國G3、以色列伽利爾、俄羅斯AKM、奧地利AUG、比利時FAL等多款步槍的元素,堪稱是“槍之集大成者”。

INSAS步槍全槍長960 mm(託伸),槍管長464 mm,爲節省彈藥,避免士兵在緊張之下一扣扳機打光彈匣,快慢機僅有半自動和三發點射兩個檔位,該槍發射5.56mm NATO彈藥,使用20或者30發的透明塑料彈匣,有助於士兵時刻觀察餘彈量,自動原理和閉鎖原理則是借鑑AK與伽利爾的長行程活塞導氣式和槍機迴轉閉鎖。

國產步槍故障百出,印軍面對遊擊隊頻遭慘敗,印急購75萬支AK救場

單從這些數據和參數上來看,INSAS這把槍似乎沒有特別大的問題,算是一把有一些獨特設計,但總體平庸的軍用步槍。一開始,印軍也很喜歡這款射擊手感較L1A1(英國版的FAL,在英聯邦各國都有使用)更爲舒適,精度也比較好的小口徑步槍,然而,一旦INSAS投入武裝衝突之中,展開正式的高強度運用,大量問題立刻隨之“原形畢露”。

有些士兵發現INSAS的快慢機“脾氣古怪”,明明是三連發檔,卻總是打出連發,有時切換到單發檔,卻有可能打不響,或者又變成了三連發,至於“保險”檔位,也往往不一定那麼“保險”。

國產步槍故障百出,印軍面對遊擊隊頻遭慘敗,印急購75萬支AK救場

當然,不管是單發是連發還是三連發,起碼子彈還能打出去,面前的敵人中槍了也會倒斃——槍能響還算好的,有的INSAS根本響不了。大批士兵發現他們配發的塑料彈匣在經受過高原高寒的考驗後,很容易出現裂紋,伏地躲避炮火後,一站起來往往發現身邊有一堆散落的子彈——彈匣碎了。也有士兵發現INSAS的槍機頭在復進時掛不住子彈彈底的底緣,完全無法推彈入膛,除此之外,“供雙彈”、“煙囪筒”等供彈故障也層出不窮。

而頻繁的卡殼和啞火,比起炸膛而言,都算是可以接受的故障了。有士兵反映,INSAS步槍在連續射擊後,槍管膨脹變形的程度很大,這會引起頭殼間距出現變化,輕則機頭無法閉鎖到位,重則直接當場炸膛!

國產步槍故障百出,印軍面對遊擊隊頻遭慘敗,印急購75萬支AK救場

很明顯,在設計沒有大問題的情況下,這些故障的出現只能怪在生產加工水平上。而按照常理,如果步槍出現如此嚴重的生產質量問題,應該是要迅速跟進改進的,然而,印度製造INSAS步槍的兵工廠根本無法給出解決問題的時間表。

印度軍方只能轉向他國,購買以色列塔沃爾、美國M4A1、西格紹爾716-G2等各種外國步槍裝備精英部隊,避免投入大量金錢和心血打造的特戰精英們因槍械故障而蒙受不必要的損失,至於其他不那麼精銳的部隊,就只能重新抄起老槍勉強用用,暫時緩解“無槍可用”的窘況。

國產步槍故障百出,印軍面對遊擊隊頻遭慘敗,印急購75萬支AK救場

最後,印度終於對這款問題百出的國產步槍“忍無可忍”了,近日,印度向俄羅斯訂購了75萬支AK-203步槍。“卡拉什尼科夫”一直是可靠性的代名詞,而AK-203步槍作爲一把新世紀的AK,除開具備皮卡汀尼導軌、加固機匣蓋、伸縮槍託等現代化特徵外,在可靠性上也繼承了AK家族的優良傳統,如印軍的確苦於“國產步槍”可憐的可靠性,用AK來救場,的確是合理之計。

但問題隨之而來:這批AK-203步槍中,有不小的一部分由印方自己製造,鑑於印度的製造業水準……卡拉什尼科夫步槍自上世紀中葉以來延續至今的可靠性傳奇,會不會在印度人的手裏“晚節不保”,還真的說不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