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路的名字叫做:cmdi嚮導之路

兩人原計劃11月15日前往幺妹峯下的大本營,但由於背夫的問題,兩人最終在11月16日到達四姑娘山幺妹峯下的海拔4600米左右的地方並建立了大本營。

由於冰川退化的原因,此次大本營距離冰川邊緣比較近,建立在了羊背石附近。所謂羊背石是指由冰蝕作用形成的石質小丘,特別在大陸冰川作用區,石質小丘往往與石質窪地、湖盆相伴分佈,成羣地匍匐於地表,猶如羊羣伏在地面上一樣,故稱羊背石。

11月17日早上古古與羅彪兩人離開大本營,開始了此次對於幺妹峯的正式攀登。

因為氣溫問題,他們沒有像一般的隊伍一樣選擇凌晨出發,他們選擇的是早上八九點出發,然後下午五點左右結束,出發不久後,兩人開始在冰川上行走,最終在海拔5170米左右建立C1,兩人自帶了一個BD超輕的單層高山帳,在冰川上搭建了營地。

18日一早兩人繼續攀登,當天大部分路段由古古領攀。起步地帶是冰岩混合地形,幺妹峯的中央溝槽左側是比較完整的花崗巖地形,右側是受到過擠壓形成的較為破碎的頁巖、火成岩。右側落石情況極為嚴重。今年的情況更是如此,從大本營到整個攀登過程,每天都可以聽到或見到落石的發生。所以為了減少落石造成的風險,兩人從左側花崗巖路線攀登,大約在岩石上攀登了4個繩距,這次的岩石攀登大都是穿著冰爪、手持冰鎬的混合攀登。

之後又在雪槽中斜切200米左右到西南山脊的支脊,其間和羅彪進行了行進間保護。談及此次攀登的難點時,古古也提到其中之一就是要不斷在各種保護方式中切換。什麼地段需要使用交替保護、什麼地段需要使用行進間保護都在考驗著攀登者的綜合能力。

當晚五點左右,兩人在懸冰川的右下方的雪坡上大約海拔5700米左右的地方建立C2營地。說是紮營,其實只是在一塊較大的石頭上兩人把浮雪挖掉,露出可以兩個人並排坐著的地方。

11月19日繼續出發。當天的路段以冰雪路段為主,由羅彪進行領攀6個繩距左右的距離,行進路段大約坡度在55~60度左右。當天從懸冰川繼續往右上切,最終在海拔5950米左右的地方建立了C3營地。

為了設置C3營地,兩人趕在天黑前清理出了一個可以供兩人平躺下的地方。營地一側是冰壁一側是60度左右的雪坡。為了安全考慮,兩人打好冰錐並連接到各自身上安全帶,就這樣兩人蜷縮在帳篷中休息。

11月20日古古和羅彪一早出發,沿著西南山脊向上攀登。這一天又是古古領攀為主,大約在雪坡中行進了2~3段的繩距之後,沿著雪檐南側行進,其中有一個繩距是岩石路段。

在下午六點左右,兩人攀登到了山峯頂部的冰川下面,因為是高山冰相對完整性比較好。所以兩人採取直上的攀冰路線進行攻頂。

此時攀登行動已經落後了原先的計劃,伴隨著狂風與嚴寒,攀登難度不斷增加。古古領攀了這段大約難度在AI2+左右攀冰路段之後,終於迎來了一段雪坡,最終在當晚6點半前後古古與羅彪成功登頂幺妹峯。

來自:《一場蓄謀已久的攀登-古古羅彪攀登幺妹峯詳細報告》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