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7:橫濱之旅與衰敗之城

不知不覺在日本可活動的時間已經過去了一大半。今天依舊是個陰天,決定去橫濱逛逛。

出門的時候,看了看門口的神社,路過好多次卻沒進去逛一逛。

鴿子比人厲害

神社的水池,簡單來說就是用來洗手、漱口的水池。(注意漱口要先把水轉移到手上,用手上的水漱口)按照日本的神道教禮儀,需要先洗手漱口後纔可以參拜。

鳥居

鳥居上掛的白色像紙一樣的東西叫御幣,一般都是雙數(實際上常見的都是4個)

參觀了門口的稻荷神社後,就出發去橫濱。

和果子

日本本土點心被稱之為和果子。你偶爾會見到一些和果子店,簡單地說就是傳統點心。從住處到車站的路上就有一個和果子店,進去是兩個和善的老奶奶在做生意,遂買了兩個,消費400JPY。至於這兩個東西把,我覺得顏值還可以,但是味道確實不太行。和果子大多數外觀很精美,但味道真的不行。更不要說還有麵筋、年糕這樣的對中國人來說的邪門歪道了。

乘坐下行電車,方向不問

依舊是去登戶轉車,這次轉車是直接轉JR線。

小田急橫穿世田谷區,東京日和大概就說的是這種感覺

嗯,C9工作室

到了登戶,可以搭乘JR線去武藏小杉(武蔵小杉,Musashikosugi)站,然後這裡注意點就來了。

不要去換乘東急的東橫線,去換乘JR線到橫濱

在日本換乘電車省錢有個基本原則,能不換系統就別換系統。比如在武藏小杉,既可以用東橫線也可以用橫須賀線,就不要用東橫線,因為東橫線是是東急的,你轉東急就相當於出站後再找東橫再次計費。坐電車也是距離越長單位距離越划算。

武藏小杉站裏的烏鴉

在東京,烏鴉很多,不光很多,而且也不怎麼怕人。往往就落在車站或者有人的地方對你嘎嘎地叫,有些發毛。

從武藏小杉出發,兩站就可以到達橫濱——不過那裡並不是旅遊點。

橫濱當然是大站,瞧這麼多鐵路線

橫濱(Yokohama)是日本現代化的開始。在黑船事件、倒幕運動之後,日本正式進入了現代化,而這現代化的第一站,就是橫濱開港。說起來你很難相信,在黑船事件(1853)之前,日本還是一個德川幕府統治下的,極度落後,閉關鎖國的國家。你要知道,十多年前中國都打過第一次鴉片戰爭了。

偏安一隅的日本被迫打開國門,在1854年,日本簽訂了神奈川條約,橫濱作為港口對外開放,至此,西洋的先進技術給日本人巨大的震撼,日本的現代化之路就此打開。

所以從這點上說,橫濱還真是個充滿了近代史的地方呢。但進入新千年後,受制於老齡化等諸多問題,日本的衰退也很明顯,橫濱這裡就可以尋到這種衰退的痕跡。開始在橫濱的探索吧。

鐵路線竟然是傾斜的

這裡的站臺很有意思,竟然還有傾斜的——當然,列車到了這裡也是傾斜的。

當然,我們還在車站裡發現了更好玩的東西:

到底是誰說國外就沒有向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的?

出站,橫濱站東口

當然,其實西口熱鬧一些,我們去東口,是為了去一個煙草店。為啥要去煙草店?

除了興趣使然(我沒有煙癮,我只是喜歡抽煙,而且我不抽捲煙),還是想看看會有專業煙草店的地方是啥樣——世田谷區似乎根本就沒有像樣的專業煙草店。事實上是完全沒有辜負我的期待,去的煙草店附近那裡展現出的完全是別樣的東京風景。

橫濱這裡的整體感覺就跟國內的大城市差不多。

多層停車場

橫濱站出站向東北方向走,就可以到中央市場和神奈川公園。

門口的河裡也有垃圾

到了這裡就會明顯地發現環境不是太好。怎麼說呢,就是那種「似乎像是回到了國內的落差感」。而且在離橫濱車站比較近的區域,都是新建設的大型建築,沒有那種「小而美」的感覺。

大型的辦公樓

這裡的街道綠化也就接近國內的感覺了。

高架橋下

走進去,發現一些頗有趣的外裝飾

但真正有趣的,或者說真正讓人覺得有有意思的地方,在後面:

橫濱街景你會覺得這裡的生活氣息非常淡。「難道這裡的人都是住在這些高聳入雲的公寓裏的嗎?和之前見到的感覺完全不同啊?

這樣的樓,還真是符合強迫症審美啊

這裡的人確實就是住在這樣的公寓裏的。因為密度超高,所以街角會有集中性的垃圾箱什麼的。這種街區的佈置你就會覺得很像國內了。

在這些漂亮的樓的中間,就會藏著一些「被遺忘的區域」。我們要去買煙的地方就是。

突然一輛GTR晃過,於是就有了這張照片

說起來橫濱還是日產的總部呢。有輛老GTR很正常,不要激動。

又回到了熟悉的風景

雖說又回到了似乎是熟悉的風景,但這裡老房子的修繕程度就不如之前的世田谷區了。也有缺乏修剪的大量普通樹木。

其貌不揚的煙草店

說到煙草店,就要說說日本抽煙的規矩。首先,日本的禁煙區域相當之多,我們在東京的時候,絕大多數的公共道路都是禁止吸煙的,而我們去日本,基本上也是住在賓館之類的地方,同樣禁止吸煙。比起我國,這個國家實際上對抽煙的人還是不是太友好。

儘管有種種解釋,但實際上,煙草依舊是窮苦人民才會愛的東西。在日本,路面上偶爾也會見到香煙的自動販賣機,但沒有身份識別ID或者日本的IC駕照,是不能買的。在20未滿即不能買煙這件事上,日本人做得不錯。說到香煙的話,就不得不提JT(Japan Tobacco)公司,其實實力非常強勁——全球第三大,當然實際上它是全球第四(因為全球第一死活不出山,咳咳)。日本煙其實比較淡,JT公司也有意思,國內最主力的五款產品:Seven Stars(傳統),American Sprits(有機煙草,高品質),Mevius(爆珠,多變口味),Pianissimo(女性向)以及Winston的價格是全國固定的。比如七星就是500JPY,美國精神就是520JPY,而Mevius就是480JPY,winston則會因為有19和20支的不同包裝從而出現不同的價格。

於是乎在日本買煙就變得非常「無所謂」了,基本上是沒有貴和便宜一說的。但是去一些「便宜」的店買的話,如果量多,會有一些小禮物。比如抽紙巾啥的——比如我們在這家店買完煙就被送了好多抽紙巾、百潔海綿和打火機(雖然這種在日本拿到的Made in China品著實哭笑不得)這樣的小禮品。

在去日本之前,我就嘗試過普通的捲煙、手卷、口嚼、鼻煙、雪茄和煙鬥等「常見煙草」(其實國內只有捲煙是常見的)。就如同早就大火了的iQos一樣,日本絕對走在煙草新品研究商品化的世界前沿,所以這次還是學習到了一堆東西。

煙草店的外面就是一些廣告啊,招貼啊什麼的。日本現在的煙草市場是允許外資的,市場主力自然是PM(菲利普莫里斯,萬寶路等)和BAT(英美煙草,Kent等)等國際巨頭。如果你要買煙,需要知道的幾點是:

  • 相比於免稅店,專門煙草店銷售的品類會豐富得多。
  • 即便是一樣的香煙,免稅版的味道可能會和當地版有一些區別。

以BAT旗下的KOOL為例。免稅店只能買到一種,而我們去的當地煙店就是這樣的:

品類繁多的香煙

很多品類都是不在免稅店賣的。如果你一定要帶煙草作為回去的禮品的話(其實這是個好選擇,因為便宜且實用),我倒是挺推薦American Sprits,美國精神。因為這個煙除了有「日本最貴的煙」的無聊名號外(確實挺無聊的,日本單包煙的差價不會超過150JPY,都在500JPY每包左右晃動,除了免稅店裡的會很便宜),它比一般的捲煙多用了25%的料,而且宣稱是全有機煙草——我是不懂有機有啥用。最後注意,綠色的是薄荷味的。

現在國內海關對iQOS卡得很死,我建議大家就不要作死了。

但我來此的目的顯然不是無聊的香煙。

琳琅滿目的煙鬥煙草

種類繁多,品類齊全,不僅能買到自己想要的煙草,還可以聽老闆的意見,比如日本是沒有Sundays Fantasy賣的。因為日本的煙草價格是完全公開,卡死的,所以即便是限定品,在這裡也是明確按照固定價格去出售的,絕對不會有什麼囤積居奇的情況發生。

各種煙草用品放在一起

除了看花了眼的煙鬥草,店主還向我介紹了日本獨有的一些奇怪玩意,比如Smokeless Smoke(沒有煙的煙,BAT出品),又比如包裝如同口紅的,為女士設計的香煙,還有日本的傳統煙鬥キセル,JT集團旗下的煙鬥草momoyama(桃山)和飛鳥(Asuka)

キセル

照例是問問boss有沒有"レアなもの"(稀有品),結果就拿到了這個:

4000JPY,Peterson的Summertime限定

各種品類、價位的煙草

在店裡折騰了挺長時間,也看了一些日本人來買煙,往往是簡單地買一條走人(5000JPY一條七星啊什麼的,其實相比之下我那盒煙草真的便宜),然後也有一些就會在店門口抽煙。店門口也有專門的煙灰缸啥的方便大家。

逛完煙草店問老闆這附近有啥地方可以買酒,這倒是問倒了他,他表示這附近只有後面有個倉儲超市酒比較多,但沒啥稀有貨色,附近的居民都會去那裡買酒。

不說多,去逛逛好了。

秋日的神奈川公園

貼著神奈川公園繞就是。倉儲超市到了也挺有意思的,大概是本次日本之行逛的最便宜的店了。

大名鼎鼎的電氣白蘭

很快就在超市裡找到了著名的電氣白蘭,要價1000JPY左右,真是便宜(你能想像這玩意能在國內賣幾百塊嗎?)

電氣白蘭實際上是品質談不上高的「配置利口酒」,沒喝過的去淺草BAR裝個那啥就好了,整瓶買再帶回去真的是沒治了。

然後又看到了老朋友

怎麼說呢,我早就在公共場合不止一次表達過對日本威士忌的擔憂和市場不理智的批評。但到了日本才發現,我國的掃貨大隊真的厲害。(貨架前還真的有倆個中國人試圖買點酒回國,發現白州山崎響都沒了,掃興而歸)

不過我倒是發現黃酒在日本賣得還可以,塔牌加油啊。

這樣的超市自然是沒啥收穫直接出去了。趁著正好在橫濱,欣賞一下橫濱的環境好了。

先去喫點東西,補充給養。返回煙店,問boss附近有啥好喫的,被告知其實沒啥好喫的。那就隔壁的便利店好了。

三矢Cider,始於1884

先買瓶國民汽水,再賣兩份便當,去隔壁的公園裡喫個便飯。

眼尖的你一定也見到了作為左邊張貼的告示

走進神奈川公園,第一次見識到在日本的髒亂差。

大量的飯盒、喝完的酒的空瓶散落在長椅周圍,實際上我們也是把長椅上的垃圾清理掉,纔有地方坐的。更不要提滿地的煙頭了。

頗為諷刺的是,這裡所有的長椅上都貼著「請將垃圾帶回家自行清理」的告示。甚至在神奈川公園的出入口處,就有一個垃圾的堆放點(很遺憾沒有垃圾桶,只有垃圾堆放點,上面覆蓋著網佈防止垃圾散落),即便如此,垃圾依舊散落在公園的每個角落裡。

荒涼的神奈川公園

公園的一些周邊設施也是年久失修。佈置風格也基本接近上個世紀的審美。

古老的商店

從神奈川公園出來後,我們決定順著路走到神奈川電車站。

高架下的髒亂差

橫濱照理說也是神奈川的帶頭大哥了,怎麼市容如此不堪?所以很多朋友都會說日本環境衛生搞得好,我覺得可能沒去到真正破敗的地方。

這一塊被稱為中央市場,整體給我的感覺就是衰敗。這裡叫幸福谷,真是有些諷刺的名字。

這條高架路就從橫濱電車站門口延伸至此

跨過這條主路後,向西,我們找到了更有趣的地方。

根本沒有「商店」的商店街

從這個牌子的破舊程度分析,估計這裡很久之前應該熱鬧非凡吧。雖然不知道這裡衰敗的理由是什麼,正好可以利用這個「宮前商店街」到電車站,就這麼逛完吧。

自行車停車場

現在的宮前商店街兩邊都是些辦公樓之類的設置,次級道路邊就更多的是住宅了。不少也經過了一定程度的翻新。

第一家看起來可以買的,是這個文具店

宮前商店街上這家文具店看起來已經營業很久很久了。這種瓷磚貼牆的飾面大家應該不難在各級城鄉結合部看到,不過這家的維護還算好。臺階也斑駁了,進去看看吧。

我懷疑這些圓規是30年前生產的

店裡有個老爺爺。文具店很大,但很冷清,東西擺得也不滿,有一些中性筆什麼的消耗量很大的產品似乎是有補貨的痕跡,其他的就可能很長時間無人問津了。

不僅如此,貨架、展臺也都是80-90年代的風格。只是基本的衛生維持得還不錯,沒有隨處可見的灰塵感讓人覺得是「還在運轉著」的樣子。

繞了一圈,買了個百樂的放大鏡和吳竹的科學毛筆。收銀的時候老爺爺還非常有意思地用筆寫小票。店裡也沒有什麼收銀機啥的,彷彿你回到了90年代去一家文具店買筆。這恐怕就是日本特有的衰敗吧。

宮前商店街只是人少,談不上悽慘,偶爾也會有些人路過,也有幾個還開著的店,整條街修繕得也比較新,除了很多設施保持著90年代的風貌外,這裡二十年前想必是很繁華的。

這條路通往附近的學校

順著路向前走,就又可以看到更多衰敗和繁榮結合在一起的樣子。

洲崎大神社

宮前商店街上的這個神社看起來很破,但來頭不算小,首先是歷史長(近1000年),是源賴朝還願建的(離鎌倉幕府也很近),其次供奉的神是天太玉命(布刀玉命,Ameno futo tamano mikoto),祭這個神的神社挺少的。領頭的是千葉的安房神宮。

內部建築其實一股中式風味,但路過的時候著實覺得太陰森,沒進去看。神社的前面是個小教會,建築物比較普通,就不拍了。

北邊的地勢比較高,依山而建的不少小房子挺好看的

繼續向前走,有個很漂亮的東西吸引了注意力。

那顆樹真的很顯眼,我們很好奇是什麼大戶人家的

這個樹遠看估計得有三四層樓高,至少十米,金黃色,十分顯眼。

甚行寺

日本也是好玩,各式各樣的小寺廟、神社、教會就這樣「佔據」了各種市中心、優質社區。不過這個寺看起來來頭不小。旁邊立過一個碑,說這個是法國公使館舊址,有些特殊歷史地位。

調查了一下發現這個寺的大殿由於空襲和地震曾經兩次全毀,後來再度重建。

巨大的銀杏樹

這個巨大的銀杏樹還有非常精緻的修剪,在這個季節觀賞簡直酷斃了,單就一棵樹來說,我覺得不遜京都紅葉。

隨後向前就會見到幾個小餐館啊什麼的,然後我們來到了神奈川電車站。

小而陳舊的神奈川電車站

京急到橫濱前的一站,神奈川。

KK36,神奈川(かながわ)

非常小的車站,雖然旁邊就有其他線路,但似乎並不在這裡停車。京急也是最低級的各站停車才會在這站停一下。這個站給我的感覺是,除了不能說破,以及挺整潔的以外,什麼奢侈陳舊,老氣等你想得到的任何負面描述加上去。

京急本線的紅色列車

那也不多言語,搭上京急本線,去橫濱站再看吧。

接下來要坐的就是這個MM線

橫濱比較繁華的,或者說有遊覽意義的地方,基本上集中在中華街一片。

港區算是橫濱的精華所在,去港區溜個彎好了。而關於港區的遊覽,建議使用港未來線(みなとみらい)來觀光遊覽。它從橫濱站到港未來21,也就是未來港區。咋說呢,新、現代化。半路上的中華街啥的也可以去逛逛。

我就不一樣,看能不能趕上開港紀念館,然後再去港區隨便晃悠一下。

MM5,日本大道站

有句講句,這次還是挺失敗的,沒能趕上開港紀念館的開放時間,在神奈川浪費了點時間。不過想到東京這麼多博物館、紀念館到現在一個沒逛,看來下次要來再玩一遍是不可避免的了。東京也是很多人進出日本的中轉,下次來玩的時候來逛一兩天應該OK。

從日本大道站出來後的風景,注意到這個黃色的「老爺車」了嗎

日本的道路上很多很老的車。但也不到老爺車的地步。很多80-90年代的車還在路上「老當益壯」,而在中國就只有淘汰報廢的份了。日本汽車工業和文化都極其發達,迷戀老舊經典車的人想必也不少,除了之前看到的R34,還有很多保養很好,狀態極佳的經典老日本車。如果你愛日系車,那麼即便是站在日本大街上欣賞往來車流,都是一種享受,更遑論在橫濱了。(日產總部便在橫濱,橫濱也是早期日本的重要工業城市)

都市感的背後,是與東京氣質上的不同:橫濱就沒有東京那麼「開放」和「時尚」了。這是城市的氣質決定的吧。但作為日本歷史上最重要的港口,橫濱的港口氣質早就滲透在了城市的方方面面。

這個店很出名,但估計不便宜,溜了

從日本大通站出來,就可以看到著名橫濱棒球場。從港區這裡,包括橫濱站到關內、中華街這一片可以視作橫濱的市中心。觀察一下日本第二大城市的市中心是啥樣的吧。(說起來很多人都以為第二大城市是大阪,其實是橫濱,只不過東京的光芒實在太耀眼。)

這個連鎖店還蠻有意思

又見面了,中國拉麵揚州商人。這個店面的外觀看起來還真的很中國風。

西式的大樓門廳

橫濱的有趣之處在於自1859年開港以來,它是日本全盤西化的起始點。所以你要問日本最西方化的地方,那肯定是橫濱了。

路過一下橫濱公園

橫濱公園從外面看就會比之前見到的神奈川公園好很多很多。畢竟市中心,設施啥的會好很多,修繕之類的也會做足。

走不了多遠就可以進到市區腹地。

比如這個西班牙餐廳

Casa de Fujimori,大概就是藤森小屋的意思吧,日本人開的小西班牙餐館,猛一看挺地道的。

中國菜在這裡似乎也很受歡迎

在橫濱,各種外國玩意逐漸多了起來,首先就是餐館,各種西式餐館、酒吧、包括中華料理(在日本也算外國菜哈)的比率遠遠超過東京。

街道佈置實用為主,有一股工業風

即便在這樣的地方,也有很多大樓在招租,可見這一片商業區生意並沒有那麼好。這背後自然就是這裡的道路和建築物,特別是在深入小路之後,細節的保護做得很差,可能只能做到整潔,其他的小心思,小維護就不存在了。

這裡的店鋪也不會像東京的鋪子對外國人那麼友好。我們在橫濱的一家清酒鋪子裏逛了逛,店鋪的態度明顯要差一些,但基本上也都在誠實做生意,溝通起來也不是那麼容易了(清酒的名詞很多我不會念)。如果不會日語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買了瓶酒,發現比東京要便宜。符合預期。

很有壓迫感的大樓堆疊在一起

這些大樓的外面裝飾基本上都挺老舊的了。

走到了關內

從日本大通走到了關內站,隨後發現了這個伊勢佐木步行街。這裡感覺像是日本人平常會逛的地方,人流量就比較適中,不會像之前見到的那個竹下通或者小町通那樣令人沒法逛。看看日本人平常逛街逛什麼。

路邊的小巷子裏還是比較整潔的

可以看到這裡的消費水平就比東京要稍稍低一些。

隱藏在巷背的小書店

至此,這條街上很多東西都會讓你覺得實在一個國內的二線城市。

頗具笑點的招牌

又是一個強行中華的招牌。

建築物間的間隙

周邊的停車場

其實這個伊勢佐木MALL的這條步行街逛起來也還行。有好幾家Pachinko,上面的店也都是日本人民喜歡的那一套,各種多快好省的日本料理、便宜的燒肉什麼的。還有百貨大樓,葯妝店,各種店鋪啥的,數碼店,服裝店。還有一個看起來不錯的吳服店,也是20-25K日幣一套的那種。(不含小物和配飾,還是比鎌倉那中古店貴不少)

長者町

從中段開始向北走,最後來到長者橋。

長者橋

這裡可就沒東京都那裡弄得那麼好了,特別是萬世橋那裡的那份精緻,這裡是不存在的。

這河的名字念起來有點累

過了長者橋,就可以到電車站。

生活氣息還不錯

這一片就像是中國的二線城市普通城區的感覺。除了更整潔一點,在文化、藝術上看來其實也是很貧瘠的,也別覺得國外的月亮就多圓。

日之出町,好名字

來到了電車站就等於回到了家。

去川崎轉車

川崎夾在東京和橫濱中間,其實也可以走走看看,但想必不會和橫濱差太多,就不浪費時間了。這期間姑娘很想逛逛Suqqu的專櫃去試個顏色買個粉底啥的,發現橫濱站旁的高島屋百貨裏有,就繞道看了一下。

Suqqu

這個牌子挺有意思的,我們發現其實很多日本的化妝品售貨員也不認識這個牌子,它在日本的分佈也不是很多,怎麼看都像是個二線的,沒啥實力的小牌子,不知道怎麼回事在國內巨火,日本方面專櫃常年缺貨。代購買這個也是不亦樂乎,橫濱高島屋的可愛櫃姐非常熱心地跟我們說過兩天會到貨。也就是因為這個牌子在中國特別火,高島屋乾脆給suqqu配了中文翻譯(不是所有專櫃都有這待遇)。在這裡我建議姑娘們不要被網紅帶貨弄昏了頭,眼見為實眼見為實。自己真的覺得好就買,所在地沒專櫃不方便去就當是省錢了。你的美麗真不差那一兩個小瓶瓶罐罐。

回到千歲船橋了

回家之後姑娘特別想喫肉,看到之前去的居酒屋旁邊有個打著大大的「肉」的招牌的店,沒想多就直接進去了。

還得先上個二樓,二樓有四家店,去其中一家。

竟然是個肉排餐廳

店裡只有負責端茶送水的大姐姐和一個小鬍子店主兼廚子。兩個人都很有氣質。廚子顯然是「日式西餐」的踐行者,在店裡認真烹飪各種符合日本人口味的西餐肉食。

這種東西真拿出來說肯定是暴殄天物的四不像,但只是為了喫肉,也沒啥不可以的。

點了份頗貴的黑毛和牛,肉質確實好,不過這操作有待提高,觀賞性不好。但是其他的肉食就很便宜了。比如豬肉啊,肉腸啊什麼的,還有用培根製作的土豆泥,味道很好。

店裡看到了一些日本威士忌

這個白葉還行吧,但也不是啥稀有貨。老闆也說了威士忌不好買的事——但這裡的威士忌都是拿來做海波的,點一杯知多做的海波,其實還是很享受的。在日本知多是真的賣不上價。它的定位也確實就是海波用威士忌。

上二樓後的店門,超小

隨後我們就回家休息了,今天的橫濱之旅就到這裡。

其實和預想中的比還要更震驚一些,特別是神奈川公園那一片。「日本乾淨整潔,大街上找不到一片紙屑」至此就像一個已經吹炸了的氣球。而日本大量的失意人羣,相對低廉的香煙導致的各種問題也「有機會」體會到了。

其實不需要特定去什麼地方,只要遠離傳統意義上的景區,不在某些特定的優質居住區,你就能看到人們「沒那麼好」的一面。

但恰恰是這種「有好有壞」,才會讓日本的形象真實起來。如果都如傳說中那麼好,那樣的國度真的存在嗎?也不得不承認,真的是舉國之力,讓東京成為了整個東北亞地區最繁華的都市。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