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家庭零存款?中國人爲啥都不存錢了?

最近,有媒體報道,中國50%以上家庭零存款,似乎中國人開始越來越不愛存錢了。而在過去中國人愛存錢是全世界出了名的。截止2018年底,中國居民儲蓄規模超過175萬億,作爲全球居民儲蓄率最高的國家之一,可謂是名至實歸。但是,中國人愛存錢的標鑑正在漸漸離我們遠去。

2018年8月份,中國央行發佈的相關統計數據顯示,我國金融機構各項人民幣存款餘額175.24萬億元,同比增長8.3%,而這也是39年以來,我國金融機構各項存款同比增速首次跌破9.0%。另外,在儲蓄增速整體下滑的同時,我國居民存款增速下降趨勢同樣明顯,這10年以來,居民部門存款增速從18%下滑至7%。

更讓人感到喫驚的是,國內儲戶的財富差距在不斷拉大,截止2018年7月全國住戶存款餘額68萬億。而在這68萬億元中,基本上有50萬億被1千萬人所掌控,人均爲500萬;另外,約有10萬億元掌握在3億人手裏,人均3.3萬元;剩餘部分,約8萬億元掌握在近10億人手裏,人均8000元。

50%家庭零存款?中國人爲啥都不存錢了?

現在問題來了,中國爲什麼會有50%家庭爲零存款呢?這意味着這些家庭一點對抗意外風險的能力都沒有。對此,我們認爲中國居民不愛存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第一,存款利率過低,與其他投資品種相比,毫無優勢可言。而現在各類理財產品,風險較小,回報率也不錯,對銀行存款起到了分流的作用。

第二,80後、90後年輕人羣體的觀念發生了變化,他們喜歡做“月光族”,還有人甚至出現了“月欠族”等。這都說明瞭老百姓開始養成了透支和提前消費的習慣。現代人就算買個冰箱、空調等小家電都要銀行分期付款,他們早已沒有父輩喜歡把錢存銀行的習慣。

第三,中國人不是不愛存錢,而是沒有多餘的錢存銀行了。有一位網友曾經無奈表示,我的一生積蓄就買了一套房子,現在哪還有存款呀?現在大多數普通老百姓存款都拿去買房子,還房貸了,哪還有錢存銀行呢?

更有甚者,一些家庭三代人六個錢包同湊首付,然後大家一起來分期還貸款,這使得中低收入家庭,除了支付完首付房貸的首付後,爲了今後的月供還要過省喫儉用的苦日子。更讓人擔心的是,一些沒錢付首付的家庭,爲了能夠買房子,通過消費貸、現金貸等短期貸款方式湊齊首付款,這樣的系統性風險很大。

50%家庭零存款?中國人爲啥都不存錢了?

實際上,居民個人房貸現在已經佔到了銀行貸款總額的六七成比重。舉個例子,2018年8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1.28萬億元,其中住戶部門貸款增加7012億元,也就是居民貸款。其中,中長期貸款增加4415億元,這就意味着購房貸款持續增加。由此可見,普通老百姓在購房之外,消費能力已被壓至最低水平,而把多餘的錢存銀行那肯定是一種奢望了。

50%中國居民家庭爲零存款,如果大家把錢都用到其他領域去投資了,說明中國人的理財意識加強了。而如果中國居民家庭的錢都用於承受高房價了,那就比較危險了,一旦房價開始下跌了,或者出現了意外事故,居民家庭的抗風險能力幾乎爲零。現在看來,並非是多數居民不愛儲蓄,而是高房價透支了他們的現在和未來收入,大家沒錢可投了,國內民民近十年儲蓄率驟降,也就不難找到原因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