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一直有種無以言說的焦慮感縈繞在我心頭,拔不出來,咽不下去。就像是有某種東西一直無法得到滿足,做任何努力都徒勞無功。

直到前不久,聽樊登老師講完一行禪師的《正念的奇蹟》這本書,才豁然開朗,原來我們從未活在當下,所以也分享給你。

在這之前,我們先思考一個問題:當你面對層出不窮的狀況和內心的焦慮時,你會怎麼做?

是和朋友傾訴,喫東西,打遊戲還是什麼都不做?

我的解決辦法是,將自己沉浸在畫畫中,使自己平靜下來。相信無論你選擇什麼方式,最後都是專註於其中享受當時的快樂來減輕自身的焦慮,這其實也是你保持正念的過程。

有一種狀態是我們都經歷過的,就是你想靜心做一件事情的時候,腦海里總會有別的念頭闖入,或是周圍有許多因素幹擾你,讓你覺得異常的煩躁

我曾經深陷於這種麻煩之中,每當我忙於某事時,腦海里總會浮現出各種念頭:週三就要交稿子了,答應給別人畫的畫畫完了嗎,專業課的筆記還沒有寫,還有兩個月就考六級了......這些念頭就像火灼噬著我,讓我焦慮不已。

我總是在擔憂著未來要做的事情,將自己禁錮在惡性的心裡循環裏。

這時,手機消息響起,一看是異地戀的男友來找我聊天,當時並沒有輕鬆愉快的感覺,而是怒火中燒心想:你每天就這麼閑嗎?你沒有自己的事情想做嗎?為什麼總在我忙的時候來打擾我?

漸漸地我感覺他佔用了我的時間,就常常把怨氣撒在他身上,兩人的感情越來越差,最後不歡而散。

原本以為分手後我的時間會變多,可以更好的安排自己的時間,卻發現分手之後我仍然處於這種焦慮之中。

我很不明白明明沒有人佔用我的時間了為什麼我還是這麼痛苦,我並沒有得到時間充裕之後的快樂,多的只是分手之後的空虛和內疚。

直到聽了《正念的奇蹟》這本書才明白原來自己錯了,當我與他聊天時,我滿腦子想的都是他佔用了我原本應該工作的時間,當這種心態一出現,我發現自己就會變得特別的焦慮,這種焦慮無法快速解決我的問題,反而令我加痛苦。

而保持正念的方法就是,聊天的時候你就認真的專註於與他,因為無論你在做什麼事情,你要明白這一切都是你自己的生活,這都是你自己的時間

或者你忙於自己的工作時就專註於自己的工作,等工作結束再認真的聊天,這樣你就可以保證每一件事情都是保持正念的。

書中舉了兩個例子,一個是洗碗的時候,一個是喫飯的時候。

在洗碗的時候,你們會想一些什麼?如果你在洗碗的時候在想著接下來要喝的那杯茶,或者要趕緊加入朋友的聊天或遊戲,或者看一部喜歡的電視劇。

你就會期待著洗碗早點結束,你將不再享受碗變光滑的過程,而是因為洗不掉的油污而煩躁,不知不覺你將洗碗變成了一件令自己厭惡的事情。

當你意識到你不是因為洗碗而洗碗的時候,你要清楚你並沒有活在當下。

關於喫飯,《中庸》裏有一句話:「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意思是說:人們每天都要喫東西,卻很少有人知道食物的滋味。

你會覺得很搞笑,我怎麼不知道事物的滋味呢,我每天都在品嘗並且選擇自己喜歡喫的食物。

但是我們思考一下我們喫飯的時候我們在想什麼?

待會喫完飯我要去哪?咱們趕緊喫,別耽誤了上課,當一頓大餐上桌時,第一反應是先拍照發個朋友圈秀一下,在喫的時候又拿起手機看看有沒有人點贊和評論。

你的心思根本不在這頓飯上,更別提享受它的滋味了。

如何修行正念?

很簡單,四個字:專註工作,好好體會專註於工作的狀態。

書中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方法就是給自己安排一個正念日,即你要時刻提醒自己要保持正念

起牀的時候提醒自己今天是我的正念日哦,起牀的時候知道自己在起牀,洗漱的時候知道自己在洗漱,聽課的時候就專註地聽課,你可以享受和朋友聊天或喫飯的過程,晚上專註地讀書,寫字,畫畫,每一件事情都慢慢的用心體會,就連生氣的時候你也知道自己在生氣。

這樣的一天才是真實體會的一天。

有一個有趣又快速的讓自己不生氣的方法,就是你意識到自己在生氣,彷彿你就站在生氣的自己的旁邊,說:看,這個人又在生氣了。你作為自己內心的旁觀者,不會被自己的負面情緒所帶動,這就是正念帶給我們的奇蹟。

想像一下保持正念的生活。專註於每一口的美食,細心體驗味蕾的舒展。用心讀書,進入作者的世界與他進行一場愉快的心靈交流。夜晚聽一曲輕音樂入眠,彷彿眼前就是星辰大海。難道不美好嗎?

生命的長河是由無數個當下的過程組成的,保持正念充分體驗並享受生命的每一個瞬間,活在當下你才能體驗到真正的快樂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