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E_P20171112_161046

 

「生命真的很奇特,精子和卵子結合後十個月,誕生出小娃哇哇蒞臨這世界。」一位好朋友她身為兩個小寶寶的媽媽,和一羣朋友來在月子中心聊天時說的感觸。真的生命很奇妙,上週經歷兒子的出生感受更深的體會。

 

兒子出生的前三天,凌晨1:30。老婆用力搖著打呼熟睡的我:「走了拉、走了拉!」驚醒睜開眼「怎麼了?怎麼了?」老婆說:「整理整理,要去醫院了啦。」我有點大聲地說:「真的還假的!?」但實在的對於這一句話沒啥記憶,是隔幾天後老婆的弟弟告知我說,聽到當時我有講。

 

趕緊收一收東西,準備出發到醫院。掛了急診前往產房做檢查,結果只開2cm,值班醫生說可以再回家休息,還不需要住院,但應該這幾天就要生了~這意思也就是我們被「退貨」了。只好摸摸鼻子,繳了有點心痛的掛號費550元,回家路途上幫老婆買了個永和豆漿填填肚子,凌晨3:30一回到家倒頭進入夢鄉去,白天還要工作呢。

 

又等待了一天,也是產前的前一天。

 

星期六的早上,老婆說感覺怪怪的,宮縮有越來越密集的傾向,再次去醫院檢查。值班醫生說已經開到3cm,這次沒有再被退貨,可以住院。有點緊張的我保持冷靜,護理師指引要去哪辦理手續,一邊我也聯絡家人告知狀況。

 

拿起了注意清單,是老婆特別寫的,以防範大而化之的我所準備。上面寫的近十條項目,要住樂得兒房間、要減痛分娩、所有的資料放在豹紋的袋子中等等,老婆產前就警告:「別在我痛的時候,還要叮嚀你這些小事!」

 

什麼是樂得兒LDR產房?這次才知道。樂得兒房是從入院待產開始就安排在設備完善的單人獨立套房,不需跟著產程的變化而更換房間。雖然住在樂得兒,期待生產過程中牀位不用換來換去,只是最後仍轉移到了產房生產,早知住單人房就好了。

 

IMG_20171104_102001_HDR

 

大約1天半的等待期,老婆痛得蠻久的,真的很辛苦,始作俑者的我只能在旁傾力支持和陪伴。住院當日晚上仍只有開未滿4公分,想說我也不能幫上什麼忙,夜深了得保留體力,11點30分差不多該睡覺的時間,躺在只能容納一人身的陪伴牀休息。

 

「周季五,起牀,給我起牀」再次被叫驚醒,直問「怎麼了?怎麼了?」

「我在這邊痛,你在那邊打呼,越聽越不爽,起來陪我!」是..是..是,辛苦的老婆大人說的是。

 

注意點滴、幫忙按摩、一起拉梅茲等,有任何事情我則走到護理站詢問,走了好幾趟後護理師(註二)說:「你可以在房間按鈴就可跟我們通話。」我說:「出病房門走走,這樣我纔不會想睡覺。」

 

很多老公都一覺到天亮,你還願意陪的,滿好的。護理師說。

那是因為1:30的打呼聲~「什麼?」

喔,沒什麼。那我這樣子應該算及格了吧。我問護理師。

「你及格了。」護理師說。

謝謝,心裡默默地對自己說,及格還不夠,為了家庭還得努力加分到滿分。

 

感覺漫長的深夜時針,直到開到4cm,終於可以注射減痛分娩藥劑(註一),護理站連絡麻醉師前來評估和進行。原本,老婆痛到要我協助宮縮時,同步捏她的小腿以便轉移痛的注意力,經過減痛藥劑後,老婆終於可以小睡一下下。減痛分娩是自費療程無健保,雖價格8000元但可讓辛苦的老婆減痛又可睡眠,得以恢復一點體力,非常有價值。目前較新的醫療報告也指出,痛是一種選擇,漸少疼痛是我們的權利。

 

天色漸漸亮了,默默祈禱小朋友該出來了,別互相折磨><''你媽很辛苦了,想休息,你爸想睡覺,而你也該呼吸新鮮空氣了。

 

注射減痛分娩後,孕婦就不能下牀。凌晨5點多,護理師再次進病房檢查老婆

狀況。護理師告知看護墊需要更換了,但只剩下一片了,先生你得去樓下買,也可以順便買個早餐。精神不濟的我回答說:「那可以買睡覺嗎?」 (注重睡眠的我好想睡喔~)護理師回答說:「你老婆應該不會同意。」

 

話說,我把上述對話分享給羣組的好友們,結果放錯重點又不正經,回應的還是有兩個小孩的張爸爸說:「可能護理師誤會你的意思。」

 

誤會我的意思?

張爸爸解釋:「以為你要買跟她(護理師)睡覺XD….」

 

真的是不正經的朋友><’’

 

慈濟醫院下的美食街都是素食,腦中浮現海賊王魯夫肚子餓的詞:「我要喫肉、我要喫肉。」實在沒什麼食慾,買了米漿就回病房,對了!還有買了重要的看護墊。

 

魯夫肉的味道

(圖片取自網路)

 

通過管制,經過護理站。產房的護理師問說:「買到了嗎?」

買到了,但只有賣另一個品牌。旁邊的另一位護理師又補上話說:「那有買到睡覺嗎?」><’’

 

居然,我的開玩笑在護理站傳開了。

 

 148659  

 

用力,深呼吸,數1、2、3…14、15,好休息。再一次,先生一起幫忙數1、2、3…14、15。等一下我們還是需要到產房,醫師說妳的身高關係,樂得兒的牀是設計給外國人用的,握把不容易抓住,所以等一下我們還是進去生。等一下,先生要進去陪產嗎?

 

ㄟ…好。見證兒子的出生,雖然我怕血。

你去護理站穿隔離衣、戴口罩、套鞋套和帽子,定在產房外等候。

 

你可以進來了,坎坷不定又略帶緊張的心情入內。醫生和兩位護理師各司其職,神態從容不迫,倒顯著我驚慌失措,只好按照醫師和護理師的指示一個命令一個動作。

 

「出來了,用力。」只見一位護理師站上小椅子,推媽媽的肚子協助把小孩擠出來。我進去產房不到5分鐘,即傳來兒子的低沉哭聲。

 

 LINE_P2017119_205858

 

ㄟ…印象中嬰兒應是很尖銳的高頻聲音,怎麼兒子的聲音不會令人刺耳,還可以靜心忍受,有這樣的感受是因為是自己的小孩嗎?不管如何,這樣很好,以後晚上我還可以睡得著。兒子出生的時刻,不禁地內心有許多OS。終於老婆可以休息一下了,她說這次生產用了洪荒之力,真是不容易。

 

人生不免都要打個分數,阿帕嘉(Agpar)則是第一個評分,寶寶手冊紀錄上兒子得到9分呢。鼓掌~~

 

生命的喜悅,來自親愛的你降臨。

兒子等你長大,我們一起去打球、看妹喔。

 

LINE_P20171112_160803

 

註一:減痛分娩:有些文章寫是無痛分娩,但非完全無痛,不然生產時就不知道何時該用力,所以是減輕疼痛。若是經濟許可,建議孕婦多選擇此項,花點錢買疼痛減輕,個人認為值得呀。網路搜尋就可以有相關介紹,在醫院時也請諮詢專業醫師的建議。

 

註二:護理師:以前習慣稱之為護士,這次在醫院中醫療人員彼此都稱護理師。畢竟以前講習慣稱護士,一時之間還轉不過來,且護士兩個字,護理師三個字,念護士比較快。而這幾天在醫院常講就漸漸調整稱之護理師,這兩個名稱是有定義的不同。請參閱https://udn.com/news/story/8864/2736548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