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中央氣象局氣象預報中心主任吳德榮表示,週六至下週一入秋第一股東北風南下,北臺灣天氣轉涼,降雨明顯;下週一前後,最新模擬顯示,關島附近因垂直風切小、海洋熱含量(OHC)高,另有熱帶擾動發展。

(中央社/資料照)

氣象專家吳德榮在「三立準氣象‧老大洩天機」專欄表示,最新(5日20時)歐洲中期預報中心(ECMWF)模式模擬顯示,今、明兩天台灣附近氣壓相對較低,天氣不穩定,午後雷陣雨的範圍大、機率高,有較大的降雨,應注意。

吳德榮說,清晨「陸風環流」亦有在迎風面西半部帶來局部短暫陣雨的機率,上半天雲量少,中午前後天氣熱、紫外線強;氣溫方面,高溫約在33至36度,清晨低溫約在24至27度左右。

他表示,週六至下週一(8至10日)入秋第一股東北風南下,北臺灣天氣轉涼,降雨明顯;中南部午後仍有局部雷陣雨,氣溫變化較小。

此外,吳德榮說,歐洲模式模擬顯示,今日偏弱的熱帶低壓,在琉球南方海面,大致向西北前進,發展條件並不佳,應持續觀察,下週一(10日)前後,最新歐洲及美國(NCEP GFS)模式皆模擬,關島附近因垂直風切小、海洋熱含量(OHC)高,另有熱帶擾動發展。

他說,由於大氣環流已不同於7、8月,「季風低壓環流」盤據的型態,當時颱風頻繁生成,往日本、大陸導引,避開臺灣的特徵已改變;故未來發展的熱帶擾動,其路徑的變化更值得關注。第10天(15日20時)的模擬,兩個模式皆顯示,此熱帶擾動已行進至臺灣東側不遠處,但不可避免的有極大的誤差(不確定性)存在,會持續調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