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绝代风华王熙凤,不管她是否刻薄下人,是否害死了二姐,是否为了三千两银子而间接搭上了两个痴情人的性命,不能否认的是她独特的风华是整个书中的亮点。

1.悦人悦己

黛玉进贾府,她一出场,就令人眼前一亮。作者着力渲染了她的风姿,她的容貌服饰,她的笑语,她的泪,她一会儿夸赞黛玉,一会儿奉承老太太,满堂生辉。

其实她的主题就是要让老太太高兴。

可是却远兜近转,目光停落在黛玉身上。春风至人前,礼仪生百媚。不管多少真,却也有种寒夜的温暖。北上的黛玉是不是也感到了一种被在意的感觉。那样的女子好像真的天生就该生在大家族里,大事小事于她都是乐趣。不知是她取悦了旁人,还是别人取悦了她。

2.凤姐的才干,在宁国府和荣国府里无出其右

宁府的丧事,给了凤姐大展伸手的机会。一切让她处理的井井有条,不能不说声能干。也有一份用心在那里。她对秦可卿是有份怜惜的。凤姐是有欣赏水平的,对于可怜可敬的,她是真心的关怀。秦可卿美丽温和,这样的女子本来是上天的恩宠,可惜命薄,年纪青青的就死了,对于凤姐也许有份英雄相怜的悲悯。自然多了份难过。

看后来凤姐温厚可人的邢岫烟,也是真心关怀,并不在意她是邢夫人的侄女而难为她,可见凤姐是恩怨分明的。

凤姐的天地,总是围着府中的大事小务,总有倦的时候,在那份差事里,最不能放的就是真情。一个不小心就着了人的算计。府中好百口子人,也不是好相与的。她的身份,原又是小辈,自有份不易。

3.被逼出来的狠毒

两个夫人,一王一邢皆不是明白人,只有她费心了。贾母原是她的靠山,只是也不能事事出面,只能是远远的给点精神奖励。所以和宝玉、姑娘们的接触成了她最轻松的一面。

她对她们倒是有着三分真心。那些如花一样的女孩子,不也有着她曾经的年华吗。只是她的人生已定,而她们却有着不知的未来。她对她们有着一份真心的宽容。所以她赞助诗社,一半是情面一半是真心。

对付贾瑞那出戏,她是狠了些,也怪贾瑞没心没德,小看了凤姐,以为凤姐也是旁的小媳妇,只是受气忍气的份。不知道凤姐是最不怕事的,不尊重她的人,她也不会客气。那个时代里也有她这样的,不把那些男尊女卑的规则瞧在眼里。最后贾瑞死了,凤姐心安理得,也不能是凤姐害的,必竟先是贾瑞自找的。

她和平儿,有着主仆之见难得的情份。有时更像知己。她一手带出来的丫环,忠心平和聪慧。常能起到她起不到的作用。她欣赏她信任她。就像平儿对她的忠心一样。她们之间是一道最美丽的风景。只是对尤二姐,她步步为营,绝不放过,终于逼死了二姐。她真的那么恨她吗?

不是,总感觉凤姐对尤二姐不是恨是怕。那个比她美的女子,那个让二爷在外面正娶的女子,让凤姐看到了危机。她无子。这是凤姐的弱处。也是她的痛。可是贾琏不懂,不会考虑她的处境。她不能不伤心不害怕。如果二姐有了儿子,那么凤姐的地位,真的会受影响。看看赵姨娘的威风胡闹,毕竟王夫人还有儿子孙子,还有个宫中的女儿成了府中的靠山。尚且无奈于赵姨娘。

凤姐没儿子,女儿也不一定能入宫,相形之下,贾琏原非贾政的道学,不一定遵守着嫡妻的规则,凤姐的未来真的苍凉。而且凤姐自然知道外面是如何称呼尤二姐,她如何不怕。她出手了,尤二姐自不是她的对手。三两下败了阵来。二姐去了,贾琏的心也冷了。无论如何的结论,凤姐和尤二姐都没有赢家。这是凤姐不能掩饰的脆弱。也是时代给她的链子。

寒夜冷窗,往事难回。凤姐的人生变了样子,贾琏与她面和心不和,邢夫人见机发难。王夫人只求自保,冷眼观望。老太太顾她一时,顾不了她一生。曾是枝间最亮丽的花,如何转瞬间凋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