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高溫的天氣課可把我們熱慘了,為了避免被太陽暴曬,作為現代人的我們,可以盡情躲在家裡吹著空調喫著冰鎮西瓜,和冰豆沙等飲品來避暑。

但是,從前的古人呢怎麼辦呢,他們沒有室內空調,穿的還多。除了特別富貴的人家,西瓜等水果什麼的很難有冰鎮的。那古人是怎麼避暑的呢?

似乎,在大家的印象裏,除了一個「竹夫人」就在也想不出有關避暑的物件啦。今天,運之翔特意查找了一些文獻資料,為大家介紹一些中國古代的生活智慧吧~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電視劇《甄嬛傳》,裡面有一些鏡頭就與避暑有關。雍正皇帝帶著妃子們去行宮避暑,雍正賜給甄嬛一個風輪,裡面盛有冰塊,當丫鬟轉動風輪,就可以使空氣變冷。

可能很多人認為這是不可能的,電視劇嘛,畢竟虛構的成分比較多,說不定這個風輪是劇組自創的呢。但是在古代這樣的風輪還真的有。

西漢長安有一個巧匠名叫丁緩,他為了祛暑,發明瞭一個巨型納涼神器叫「葉輪拔風」。就是把7個一丈長(3.33米)的大輪,連在一起,這就成了一個超級大的「七輪扇」。《西京雜記》裏是這麼評價這個避暑神器的:一人運之,滿堂寒顫。

(好吧,今天就全部舉例甄嬛吧)

《甄嬛傳》裏的雍正皇帝,最喜歡夏天帶著妃子們去行宮避暑啦。這也不是電視劇虛構的哦。在清代,的確是皇帝帶著妃子避暑,皇帝與妃子的所在之處,必須在夏至之前把避暑所用的棚架給搭建好,還要高於宮殿。雖然這很影響美觀,不過也是一個避暑的好辦法。

皇帝、妃子們的寢宮也會在這個時候安裝上竹簾,這個竹簾又細又密,有效的防止了蚊蠅的騷擾。后妃要是去散步,就需要奴才們提薰香爐子驅蚊蠅。而且清代已經有了機械扇子!

想不到吧?機械扇子的造型是童子手握羽毛扇,開動發條,就可以吹出徐徐涼風啦!

135

《甄嬛傳》裏又有許多小喫,但是說到避暑的小喫,似乎就只有一個西瓜出境了。

其實,古代的避暑小喫還是有很多的。冷飲不止我們喜歡,古人也很喜歡喫「冷飲」的。《楚辭·招魂》記載:「挫糟凍飲,酹清涼些」。就是把糯米酒加上冰塊更香更好喝。

到了商業繁榮的唐宋,人們喫冰的方式又是花樣百出。唐代甚至還出現了「冰商」,冰商一般冬天藏冰,夏天再拿出來售賣。

宋代還有「冷飲店」呢,宋朝的街市出現了一個小喫叫「雪泡豆兒水」,「雪泡」呢就是水果做成的汁加上冰雪水。

到了清代,有一種流行的飲料,叫做「荷蘭水」,也就是我們現在所喝的汽水!說到這裡,我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啊,生活上為了更加方便真實想了各種各樣的方法以及各種各樣的發明,古代人的腦洞也是蠻大的。

好啦,回歸正題,清末徐珂的《清稗類鈔·飲食類》中對「荷蘭水」就有詳細的說明:「以碳酸氣及酒石酸或枸櫞酸加糖及其他種果汁製成者,如檸檬水之類皆是。」

看到這裡,是不是驚呆了呢,許多避暑的方法,古人比我們想像的要先進的太多啦,是吧!

如果大家有什麼交流的,有趣的,給我留言告訴運之翔哦!

本文為運之翔原創文章,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