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GC_VIDEO:{"vid": "v02004180000bdp50sd8n75uip5u1hv0", "vu": "v02004180000bdp50sd8n75uip5u1hv0", "duration": 195, "thumb_height": 360, "thumb_neardup_id": 0, "neardup_id": 17793209253309225657, "video_size": {"high": {"duration": 195.16, "h": 480, "subjective_score": 0, "w": 854, "file_size": 9883555}, "ultra": {"duration": 195.16, "h": 720, "subjective_score": 0, "w": 1280, "file_size": 17393933}, "normal": {"duration": 195.16, "h": 360, "subjective_score": 0, "w": 640, "file_size": 7595918}}, "vname": "u5b8bu5fbdu5b97 u5168u6e20u9053 u9650u65f6u514du770b.mp4", "hash_id": 7712644532208449579, "status": 0, "media_id": 5567057918, "thumb_width": 640, "external_covers": [{"mimetype": "webp", "source": "dynpost", "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a7b4000b3f08c5e07adc", "thumb_width": 640}], "item_id": 6589451372570083854, "user_id": 5567057918, "thumb_url": "pgc-image/153421859679136b81f1abe", "md5": "490b822c11f1b19f280e3cc37ff8779f",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pgc-image/153421859679136b81f1abe", "src_thumb_uri": "pgc-image/153421859679136b81f1abe", "sp": "toutiao", "group_id": 6589451372570083854} --}

歷史中關於李師師的記載,最早出現在《宣和遺事》中,李師師原本姓王,後來父親犯事入獄,李師師就被一個姓李的娼戶收養,長大後的李師師明艷動人,北宋詩人秦觀用「遠山眉黛長,細柳腰肢裊」來描述她的容顏。宋徽宗雖然不是個合格的皇帝,但在藝術方面,宋徽宗足可以稱為大家。

李師師雖出身勾欄,但琴藝高超,在彈奏《平沙落雁》時,讓熱愛文藝的宋徽宗視為知音。徽宗本就是個荒唐皇帝,為了寵幸李師師,專門設立行幸局負責安排他的出行事宜。如果不上朝,行幸局官員就說徽宗宮內宴飲;如果次日未歸,就宣稱染病。為此秘書省正字曹輔規勸徽宗,愛惜龍體,不要留戀聲色場所,以免貽笑後人。(《宋史》:易服微行,宿於某娼之家,自陛下始」)由此可見,徽宗的本色,朝廷上下早已知曉,完全不必再修地道暗渡陳倉。關於李師師的資料十分有限,根據清代史夢蘭的詩「宋史高標道學名,風流天子卻多情。安安唐與師師李,盡得承恩入禁城。」我們或許可以這樣猜想,為了能常伴李師師,行事大膽的宋徽宗,最終還是將她納入後宮為妃。

1125年,金兵大舉入侵,宋徽宗被囚,李師師下落不明,但宋徽宗和李師師突破禮教的愛情故事卻在民間漸漸地留傳下來


有些風花雪月只能記在心裡。

這大概就像宋徽宗和李師師的這段情。

對於李師師這個人物是否是真實的歷史存在,或者她和宋徽宗到底有沒有過私情,百度上面的分析也是一抓一大把,有人分析了李師師的生存年代和宋徽宗有年齡上的大差距,以致於年輕的宋徽宗不可能看上當時已到暮年的李師師,還有人說李師師的身份背景全是出自民間小說作品,比如《大宋宣和遺事》里記載著:李師師原是染坊老闆的女兒,後來經過一系列遺棄事件之後被妓院收養,請專人教授請棋書畫,加上她是天生的美人胚子,長大之後綜合實質極高,成為汴京有名的名妓,多少王孫公子慕名而去,擲千金只求見佳人一面。

她還與當時眾多的文人雅客,也就是今天所說的著名文藝青年們來往過甚,談詩歌,游山水,惺惺相惜甚至曖昧相隨。這種美女和才子們之間曖昧往來的關係,放到現在肯定有人會羨慕嫉妒恨。但在那個時代,這種出格的事情一定會有人說閑話。

後來查了一下,說閑話的人還真不少。主要表現在有詞人專為她填詞,有民間故事記載了李師師的名氣傳到宋徽宗耳朵里,連皇上都想盡辦法要見她一眼;還記載了她如何第一眼就打動了皇上。就連《水滸傳》都寫了她和宋徽宗的那點兒事。總得來看這些資料,怎麼看都有點杜撰的痕迹。

例如說,宋徽宗仰慕李師師許久,覺得見上一面,李師師第一眼打動宋徽宗,在哪裡?若說在宮外,老宋一定是微服私訪去的妓院。這麼秘密的事情,除了皇帝身邊的心腹,誰會知道呢?又怎麼會流傳在民間。若說在宮裡,肯定不能在朝堂大殿,可能是在御書房等私密的地方,身邊都是老小太監伺候,這種事要八卦起來,肯定也是從宮中開始,可是宮中關於這類緋聞都找不到任何蛛絲馬跡的記載,民間怎麼會知道得那麼詳細呢。

再例如說,《水滸傳》里寫到宋徽宗幽會李師師。連作者都知道的、敢寫進書里的、已經不是秘密的事情,宮裡的史冊竟然一點痕迹都沒有。反過來說,史冊沒有記載的事情,作者敢寫了出來,說明小說的內容是創作的。此外,《水滸傳》作者施耐庵創作意圖眾說紛紜,支持誰,反誰不好說。他既然敢寫農民起義,也敢拿皇上調侃,連跟李師師這種名妓有染的故事都能繪聲繪色,這就不奇怪。

從這些方面來看,李師師跟老宋的關係有可能是民間杜撰的,宋史沒記錄也正常。

那麼,到底有沒有李師師這個人,我個人認為是小說中的化名。

有些風花雪月只能記在心裡。

有些短暫的情,或許只有宋徽宗心中最清楚。

歷史上的宋徽宗是一個風流多情的皇帝。他熱愛繪畫,也喜歡美女,更喜歡畫美女,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文藝青年。文藝青年遇到紅粉知己,甚至是有共同愛好的,可以精神上產生共鳴的美麗女子,並不是沒有可能的事。或許,那個曾經遇到了,採摘了,愛過的人,像一朵野花,叫不出名字,卻念念不忘。在老宋心中,美麗的野花是多情和奔放的,只可惜開得短暫,卻開在了心裡一處秘密花園。

或許,那是個出身煙花之地的美麗女子,不能出現在皇上生命之中的任何名單上,不能擁有和和皇上來往的記錄,更不能擁有任何名分。因為那個人是皇上,他有頭有臉,就是沒有那般自由。但是,那個女子,畢竟在他的生命里出現過。她多少留下了一點短暫的故事。她被人在小說里渲染成了經歷坎坷的一代名妓,渲染成了撇下皇帝,跟了燕青浪跡天涯的人。還被起了個好聽的名字,叫李師師。


宋史上記載的都是大人物,或者至少算是社會上有頭有臉的名人,應該不會記載如李師師之類的妓女,更不會把一個和皇帝有關係並同時與梁山「草寇」有染的妓女,這是既不雅又丟人的事情,所謂「為尊者諱」。

但是正史不記載不一定就代表不存在這麼一個人,很多人都是通過民間傳說口口相傳而留在歷史記憶中的。《水滸傳》中的很多故事都是民間流傳下來的,無論人物還是情節都基本真實可靠,只是作者為了可讀性把眾多人物精簡為108位,對應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之數,而宋史只記載了三十六位且語焉不詳。實際上還有很多人的故事都在民間,在史書中並無明確記載,在傳記體小說、野史、筆記中則多有記錄。

李師師就是如此一位曾經名噪京城的紅顏藝妓,遊走貴圈之內,是文人雅士、公子王孫爭奪的對象,連宋徽宗都想一親芳澤,高俅等人極力促成,並信誓旦旦保證不會走漏消息,然而……大家都知道的。靖康之變後,宋徽宗被擄走,李師師的下落也成為千古之謎。

野史和各類筆記大都記載這位名妓,《水滸傳》中也有她的細緻情節,對於這種有歷史背景的資料基本不可能是完全憑空杜撰出來的,因此李師師這個人一定是在歷史上真實地存在過的,就像今天演藝圈裡的長得特別惹人疼的個別美女明星一樣,為眾多男人們所想念並深刻記憶,在曾經的歷史中划過一道綵線。


李師師是歷史上的確存在的人物,但後來身世成謎。

據《東京夢華錄·京瓦伎藝》記載:李師師是徽宗崇寧、大觀年間(1102—1110)汴京城最紅的歌伎。(崇、觀以來,在京瓦肆伎藝,張廷叟、孟子書,主張小唱,李師師、徐婆惜、封宜奴、孫三四等.誠其角者)。

「李師師本角妓也」。

所謂「角妓」,乃指歌伎,也指才貌出眾的名藝妓、交際花,與賣淫為主的色妓有別。李師師最擅長的是「小唱」,所唱多「長短句」。「長短句」,即今之宋詞是也。

據說當時詩人晁沖之正值年少,每有會飲,經常招她侑席。

《宋詩紀事》卷三十三作《追往昔二首示江子之》,並引《墨庄漫錄》說:「政和間(1111—1118),李師師、崔念月二妓,名著一時,晁叔用(沖之字叔用)每會飲,多召侑席。其後十餘年,再來京師,二人尚在,而聲名溢於中國。叔用追往昔,作二詩以示江子之。」

還有李師師和周邦彥的交往應該也是真實的。但和宋徽宗搞三角戀應是裨官野史。

另外後來李師師得寵於宋徽宗。有一次宮內宴會,後來的宋高宗趙構的母親韋妃悄悄問趙佶:「是個什麼樣的李家姑娘,令陛下如此喜歡!」(「何物李家兒,陛下悅之如此?」)。趙佶說:「沒什麼,只要你們穿上一般的衣服,同師師雜在一起,她和你們會迥然不同,那一種幽姿逸韻,完全在容色之外。」(「無他。但令爾等百人改艷妝,服玄素,令此娃雜處其中,迥然自別,其一種幽姿逸韻,要在色容之外耳」)。可見,李師師不僅存在,連宮中嬪妃都知道她的存在。

宋欽宗靖康元年(1126)金兵大舉南侵,汴京陷落,徽宗、欽宗被俘,李師師下落不明,據相關史料和傳說,基本上有三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是流浪江南,淪落老死江湖間。據張邦基《墨庄漫錄》,靖康年間欽宗登基後,追究蔡京、童貫等誤國之罪,李師師也被籍沒家產、廢為庶人,去做了女道士。

金兵攻陷汴京後,匿於民間的李師師隨逃難人群流亡江南,生活窘迫,當地士大夫邀其歌唱,但衰老憔悴,已無昔日風采:「靖康中,李生與同輩趙元奴及築球、吹笛袁縐、武震輩,例籍其家。李生流落來浙中,士大夫猶邀之以聽其歌,然憔悴無復,向來之態矣」。

明代學者、詩人、戲曲作家梅鼎祚輯纂的《青泥蓮花記》中也有類似的記載:「靖康之亂,師師南徙,有人遇之湖湘間,衰老憔悴,無復向時風態」。

無名氏的《大宋宣和遺事》中的記載相類,但添加了「後流落湖湘間(今湘南一帶),為商人所得」。

南宋詩人劉子輦則說在湖湘間親眼見到了淪落風塵的李師師:「輦軲繁華事可傷,師師垂老過湖湘。縷衣檀板無顏色,一曲當年動帝王」(《屏山集》「汴京紀事」)。

清代《水滸後傳》的作者陳忱根據李師師不僅色藝雙絕,而且為人慷慨有俠義風,號為「飛將軍」而編造了一個情節:梁山好漢燕青是李師師的舊相識,梁山頭領宋江燕青引薦來見李師師,通過她托師師代向皇上致意,說宋江情願歸順朝廷。後來李師師流落臨安(杭州),寓居西湖葛嶺,操舊業為主「唱柳耆鄉"楊柳外曉風殘月』」。這個說法,充滿世事滄桑、興亡惆悵之感,頗有「門前冷落車馬稀」和「落花時節又逢君」的意味。

第二種說法是以死殉國。據無名氏的《李師師外傳》(見清人胡珽輯纂的《琳琅秘室叢書》):金人攻破汴京後,金主也久聞李師師的大名,主帥撻懶去尋李師師,但是沒有找到。後來在漢奸張邦昌的幫助下,終於找到了李師師。李師師不願意伺候金主,先是用金簪自刺喉嚨,但是沒有成功,於是又折斷金簪吞下自殺。臨死之前,她大罵張邦昌:「賤妓蒙皇帝眷,寧一死無它志。若輩高爵厚祿,朝廷何負於汝,乃事事為斬滅宗廟社稷?」

清人黃廷鑒據此稱讚她的殉國行為是大丈夫氣概的表現,「師師不第色藝冠當時,觀其後慷慨捐生一節,饒有烈丈夫概,亦不幸陷身倡賤,不得與墜崖斷臂之儔,爭輝彤史也」(《第六弦溪文集》)。

後世的通俗小說多沿襲這一說法。但小說作者主要是借人借事來抒發亡國的感慨,沒有什麼事實依據,因而學者多對此說持有異議。

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中將《李師師外傳》稱為傳奇。

宋之在《皇帝與妓女》一書中認為「外傳的作者所寫的是傳奇,恐怕是感慨多於事實,作者大概是想借李師師的忠義以諷世」。

鄧廣銘《東京夢華錄注》認為此書「一望而知為明季人妄作」。

蔡東藩《宋史通俗演義》、李逸候《宋官十八朝演義》也都認為是作者借李師師諷世。

第三種說法被俘北上。稱李師師在汴京失陷以後被俘虜北上,被迫嫁給一個病殘的金兵為妻,恥辱地了結殘生。

清人丁躍亢《續金瓶梅》等書皆宗其說。但也有人提出異議,當時金帥撻懶是按張邦昌等降臣提供的名單索取皇宮婦女的,李師師在欽宗即位後已被籍沒家產、廢為庶人,當了女道士,自然應不在求索名單之中:「師師必先已出東京,不在求索之列,否則決不能脫身」。

李師師的生平記述最為詳細的,當數南宋無名氏所作的《李師師外傳》,文中言及李師師與宋徽宗趙佶相遇於大觀三年(1109 年)八月十七。直到宣和二年(1120年)宋徽宗又去找李師師。為了來往方便,趙佶在張迪的建議下修了條「潛道」直通李家。後來宋徽宗把皇位讓給宋欽宗,自號道君教主,退居太乙宮,同師師的見面就少了。當時金兵同大宋開戰,河北告急,李師師主動將自己的財富捐給河北作軍餉,自己則出家慈雲觀做女道士了。

歷史上很多人物就是如此,真真假假,神神秘秘。但李師師應該是歷史上的確存在的人物。


正史一般記載的都是對歷史有影響的大人物,像李師這種妓女更不可能載入正史。但李師師在後代文人的筆記、詩詞、野史中都有記載,是歷史上實有的人物。北宋著名詞人周邦彥和皇帝宋徽宗都與她往來頻繁。元代小說《李師師外傳》對她作了詳盡的描述,宋人平話《大宋宣和遺事》和施耐庵小說《水滸傳》也提到了她,所以李師師又是小說中的人物。李師師原是汴京城內經營染坊的王寅的女兒,母親在生下她不久後去世。四歲時,父親為朝廷染布延期獲罪,死於獄中。師師流落街頭,被經營妓院的李蘊收養,改名李師師。李蘊請人教師師琴棋書畫、歌舞技藝。師師長大後氣質優雅、才情容貌不凡,成為北宋末年冠蓋京華的名妓。文人雅士、公子王孫爭相與之交往。宋徽宗聞其芳名,也微服私訪李師師。

據史籍《青泥蓮花記》記載:「東京角妓李師師,住金錢巷,色藝冠絕。徽宗自政和後,多微行,乘小轎子,數內臣導從往來李師師家。」後來,宋徽宗公然把李師師召進皇宮,冊封為瀛國夫人、李明妃。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