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提要)

2014.05-2016.04總共在北醫做了2次取卵共52顆、受精共31顆,D3凍胚植入4次15顆,
成功著牀1顆(8w萎縮流產)、1次化學懷孕,花費已經麻木到不想計算。

留了2管6顆D3凍胚在北醫,一直沒再進行的原因很多:
重回職場後工作忙碌、邁入超高齡成功率急速下降、家中長輩的長照與經濟壓力、
王家瑋醫師自行開業後總是無法預約到、凍胚轉換醫療院所的問題、尋覓新醫師的各種考量......
所有進度都是極緩慢的進行。

2017.01 北醫重做基本血液檢查,完全正常
過乳激素一樣稍微偏高,喫過乳降(自費藥)控制。
王醫師已自行開業,因就診時間方便的關係,選了新到任的楊醫師。

2017.02 萬芳醫院照子宮鏡,並加掛乳房外科攝影(家族病史追蹤)。
由楊醫師開轉診單到其於萬芳的診次,較不用等。
結果僅子宮後傾非常厲害(經期會痛到腳麻掉),但沒有任何問題、相當漂亮。
另乳房攝影有2顆小纖維瘤(多為良性、很多人有),須每半年追蹤一次。

2017.04 國泰風濕免疫科,無與不孕相關的免疫問題。(同前2014於臺安檢查結果)
但體內碘太高,會診內分泌科,應是海帶喫太多,停喫一個月海帶就恢復正常。

2017.05-06 業務旺季,完全沒空想小孩的事。

2017.07.24 重回北醫不孕科楊醫師,為緩解經痛且增加懷孕率,自費柳菩林1劑。

2017.08.17 初診北醫不孕科寶醫師,因媽祖指示,換寶醫師看診。
柳菩林藥效,停經中。待下次經期D2回診。
考量年紀已滿40歲,且已失敗4次,可能要做PGS再植入。凍胚植入或重做IVF則再想想。

從準備進入療程之前,每天補充葉酸800mcg,外加泡腳10分鐘。
另補充高效型Q10(Kaneka Q10)30mg,一週3次。

前期各項檢查費用,共計10,477 (含柳菩林1劑自費5,404)

(正式開始)

2017.10.11 週期D2、左右基礎濾泡>5。決定重新取卵,試管療程開始。
開始療程必然是要再重新血液檢查,抽了好幾管,仍舊都正常。
每次取卵療程都不同,這次又是新種類的藥。當然都是需要按時注射的。
由於一開始在醫院注射時間是中午,接下來我只好每天中午帶藥到公司的醫務室打針。
倍孕力-需要水粉調和(公司小護士看我弄得手忙腳亂,自願幫我調和抽藥)、
帥健-需要冷藏(和冰寶一起裝在保溫杯裡,到下班回家都還是冰的,回家再冰冰箱)
P_20171011_122101.jpg
用藥: 倍孕力(養卵)、帥健(養卵)    
費用:43,471(含凍胚續存費用)

2017.10.14 週期D5、抽血指數都正常
進入療程後,除了葉酸,每天早上多加一包90ml的滴雞精。Q10繼續喫到取卵而已。
藥物作用關係,胸部脹大且敏感到輕觸就會痛,稍微不便,其餘維持正常生活狀態。
用藥:倍孕力、帥健、欣得泰(拮抗) 
費用:11,978

2017.10.18 週期D9、左右卵數都>5,大的約1.52cm
驗血:E2、P4、LH,正常
取卵前要自己打破卵針弟凱得,但剛好沒留到藥單,忘了打幾針,只記得很痛。
用藥:倍孕力、克得諾(r-HCG)、過乳降、弟凱得
費用:12,514

2017.10.20 週期D11(胚胎D0)
全麻取卵16顆、受精10顆。(跟2年前差好多!!年齡影響很大啊)
很擔心胚胎養不大,畢竟前2次都沒養到D5過,
實驗室說如果擔心可在D3撥電話詢問狀況,但我鴕鳥的不敢撥。
從取卵後開始要補充各種口服藥,準備植入的環境。
用藥:黃體素油針、過乳降、快孕隆、益斯德、阿斯匹林、優潔通、康速隆、多喜黴、服樂淨
費用:53,643

2017.10.25 週期D17 (胚胎D5) 突然就決定要鮮胚植入了!
植入3顆D5囊胚(4BB+3BC+4CB、未做PGS) 囊胚等級可參考送子鳥說明
P_20180206_163457_1.jpg
其餘7顆胚胎僅3顆到D5,並於D6未持續發展、全數捨棄。
接下來就是持續用藥到胚胎D14的開獎囉!
用藥:快孕隆、益斯德、阿斯匹林、優潔通、康速隆、多喜黴、服樂淨
費用:39,228 (因為有很多以前留下的藥不用重複開,藥費有少一些)

取卵+鮮胚植入費用,總計:160,834
(因包含之前凍胚的Ice Hotel住房費和D5囊胚培養費,因此有貴了一些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