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呂清郎╱臺北報導】

近期市場焦點仍鎖定美國與大陸、歐盟及其他美洲國家的貿易談判進展,儘管美國及墨西哥的NAFTA達成原則性協議,且加拿大重新加入談判,提振市場樂觀情緒,但新興市場陰霾仍未散,南非第二季經濟年化衰退0.7%;阿根廷央行調升利率15個百分點至60%,試圖替披索的跌勢進行止血未果;穆迪下調20家土耳其銀行評級,擔憂土國經濟仍有惡化可能,拖累近一個月新興市場貨幣仍憔悴。

儘管後續仍有多項不確定性,透過佈局能見度更高的成熟市場可以不變應萬變。

摩根大通評估美歐兩大經濟體今、明年及2020年每股盈餘年增率預估值,美國為23.4%、10.5%及10.4%,相對優於歐洲的6.8%、9.8%及8.7%,企業獲利料將推動未來兩年美股優於歐股的表現。

良好的企業獲利及經濟基本面,也令美元資產持續吸金,根據美林統計,美股基金已經連續11周資金淨流入,經理人對於美股加碼程度較上月再度上揚十個百分點,來到淨加碼19%,也是2015年1月以來的最大加碼程度。

投資專家建議,伴隨著成熟市場寬鬆貨幣政策的退場,新聞頭條風險的頻發,今年來市場波動度明顯加劇,所幸美國股債在經濟基本面良好以及企業獲利穩健的支撐下,支持多頭格局延續。建議穩健型投資人透過美國平衡型基金作為核心配置,靈活調整股債資產,掌握投資機會,降低持有單一資產波動風險。

統計美國平衡型基金中,富蘭克林坦伯頓穩定月收益基金持續透過靈活調整股債資產的策略,近期績效在同類基金中表現亮眼。

富蘭克林坦伯頓穩定月收益基金經理人愛德華.波克表示,考量下半年波動環境,已在6月先行調高公債部位因應下檔風險,並加碼短中期等低存續期間公債,透過由下而上的價值選股,側重金融、能源、公用事業、醫療等產業,兼具防禦與成長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