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黨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

黨的十九大報告鮮明指出了新時代黨的建設的方向。總要求開宗明義提出"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這是新時代黨的建設的目的和根本原則。黨的領導必須是全面的、整體的,而不是片面的、局部的,哪個領域、哪個方面、哪個環節都不應該弱化黨的力量。從這個意義上說,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是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根本保證。

黨和國家機構職能體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重要保障。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必須在黨的全面領導之下,讓各方面機構職能不斷優化、逐步規範。這就要求,改革既要堅持問題導向,又要突出重點領域,而最爲關鍵的在於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

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必須完善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的制度,加強黨對各領域各方面工作領導,確保黨的領導全覆蓋,確保黨的領導更加堅強有力。要建立健全黨對重大工作的領導體制機制,強化黨的組織在同級組織中的領導地位,更好發揮黨的職能部門作用,統籌設置黨政機構,推進黨的紀律檢查體制和國家監察體制改革。

歷史和實踐證明,只有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改革纔能有的放矢;只有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改革才能切中要害;只有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改革才能在一些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重大進展;只有堅持黨的全面領導,黨和國家事業才能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可以說,今天,我們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承襲於我們黨領導國家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並逐步建立起具有我國特點的黨和國家機構職能體系;得益於我們黨在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過程中積極推進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因此,只有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才能在繼往開來中解決存在的障礙和弊端,更好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

我們之所以能取得歷史性成就,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最根本的就是有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關鍵在於始終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毫不動搖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確保黨始終成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我們就一定能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

相关文章